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超小超大

第75章 屈原! (2-1)

在郢都安顿下来之后,易承便命众人出去打听三闾大夫屈原的行踪。

很快就得到了消息,这位昔日的楚国贵族屈原先生,已经被楚怀王贬谪到汉北去了。

易承命义堂的五人在郢都继续寻找魏丑夫,顺便准备售冰事宜,自己则带着荀况,两名婢女和两名护卫前往汉北寻找屈原。

汉北,乃楚国汉江以北,邓城以西,与上庸一样,是楚国在西北边境的前哨之地。

沿途返回的日子很无趣,加上天气炎热,连一向喜欢说话的荀况都不再喋喋不休,只是慵懒地躺在马车里,享受着小婕努力扇动扇子给他带来的丝丝微风。

“师傅,你为何要去找这个屈原啊,他也能帮您的忙吗?”荀况躺在马车的左边一角,朝着正在看书的易承问道。

“嗯,为师找他倒是没什么理由,他也帮不上为师什么忙。”易承低头翻着书,从郢都的书摊,他买到了几本纸质书籍,虽然用的纸张很劣质,但这些书在原本历史上是绝不可能出现,因为他的蝴蝶翅膀,这个世界上开始出现纸质书籍,所以他也打算看看这些最早出现的纸质书籍究竟写的都是些什么。

“既然没有理由,他也帮不上忙,那为何还要去找他?”

“嗯。”易承抬起头,稍稍思索道:“他是一位牛人,博闻强识不输于你,而且忠君爱国,文采飞扬,他所作的一篇《天问被誉为是‘千古万古至奇之作’,足以傲立世人,所以为师打算去拜访拜访他。”

“哇,听师傅您这么说,我倒是想要读一读什么文章能被誉为‘千古万古至奇之作’,师傅你看过他写的《天问么?”荀况一下子来了兴趣。

“这...”易承忽然有些不确定,这个时候的屈原有没有写出天问这篇文章,“为师也是道听途说,算不得数,去见见他本人确认一番是不是真如书本上所言那般有才华...”

...

自从易承与荀况说了屈原的光辉成就之后,这个小徒弟便惦记上了屈原,想要见这位牛人的心情比易承还迫切。

易承问他为何对屈原这么感兴趣,这个小徒弟居然说是英雄相惜,让易承不经摇头苦笑,荀况学他说现代词汇越来越频繁,看样子以后要少说一些现代词汇,免得把这个神童教成这个世界的异类,那就大事不妙了。

其实原本历史上的荀子似乎从未与屈原有过交集,而因为他的出现,这两人现在却似乎能碰撞出一些火花,易承也不知道这对他们两人来说,究竟意味什么。

汉北很大,马车又行了半月,易承等人才疲惫不堪的抵达汉北城,在汉北城的县尹府,易承求见了县尹,并且说明了受命请见屈原之后,县尹告诉易承,屈原现如今就在城北二十里外的刘庄村务农。

留下了十两银子告谢一番后,易承等人便继续乘马车前往二十里外的刘庄村。

这个时代的农村与后世的区别不大,鸡犬相闻,阡陌交通,低矮的黄泥茅草房,便是构成这个时代的农家村庄。

出城十里外,到处都是阡陌小道,马车已经不能继续前行,易承等人只好下车徒步前行。

一路上又问了不少人,这才在下午时分找到刘庄村。

走进这个村子,就看到两个七岁还光着腚的孩童正背着两篓子牛粪在追着一条野狗,扑面而来的农户气息让易承完全不能把这种地方与史书中那个白衣飘飘,浪漫高雅的屈原联系在一起。

“敢问老人家,您可知道屈原在哪?”在村口,易承看到一名老汉正扛着锄头朝村外走,赶忙上前询问。

“屈原?你是说屈平吧?”老汉上下打量了一眼易承的穿着,小心地问道。

“正是屈平,字灵均的那位。”

“在村东头的河边杵衣服呢。”老汉留下一句话,就头也不回地扛着锄头朝村外继续走去。

“多谢。”易承告别了老汉,便一路朝村子的东头走去,村子不大,很快易承就看到了村东头的那条小河,河宽不到半丈,水质清冽,却看不到有人在此浣洗衣物。

“梆!”“梆!”“梆!”从不远处的水岸边传来一阵敲打的声音,易承赶忙带着荀子和一众仆从朝声音的地方寻去。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杜林日记 连载中
杜林日记
半步炼狱
杜林撸着座椅扶手上的黑猫,坐在黑色的真皮沙发上,透过架在鼻梁上的镜片,他的视线越过身前的长桌,看着跪在地毯上的男人:我了解,你在那波利赚到了钱,生意做的很好,生活过的美满,有那些秘密警探,法律和道上的朋友,还有王室都帮着你说话。你不需要我这样的朋友,我知道,你害怕欠我人情,也不想卷入是非。但你现在来到我这里说,求求你了,柯里昂家的杜林先生,请您帮我主持公道,让我的人生与我的家庭不至于沉沦受苦。可
69.0万字5个月前
抗战从穿越川军电视剧开始 连载中
抗战从穿越川军电视剧开始
娱乐猫
何飞洋穿越到川军的电视剧里面,去开始了他的抗战烽火岁月的生涯。 “叮!恭喜宿主今天又活了一天,奖励宿主1000大洋,外加一把勃朗宁P-35大威力手枪,以及五盒弹匣!” “请宿主继续保持活下去!” “每活一天,都会有特别的奖励的!加油吧!宿主!”
49.0万字5个月前
北颂 连载中
北颂
圣诞稻草人
寇季魂穿北宋,成为了千古名相寇准的从孙,作为一个标准的官三代,他本该走马架鹰,过着最嚣张的纨绔生活。 然而,当他拿着便宜父亲邀他入汴京享富的信入京以后,才发现…… 祖父寇准,貌似要凉! 【书友群:一九五九九二九八一】
464.9万字4个月前
五好小书生 连载中
五好小书生
会说话的眼镜
魂穿架空世界文朝,成了医馆下人。 不甘心当下人的他立志做五好书生。 拿到卖身契需要时间与机会,陈昭只好暂时在医馆过着沙雕的下人生活。 陈昭吟道: 空调,无线,西瓜。 王者,游戏,窝家, 你丑,没事,我瞎, 夕阳西下,好男人落程家! 这首歪诗诱的程绮烟从书中移开眼来。 “辛辛苦苦得来的粮食,你为何给它做的这么难吃。”陈昭道。 “哪里难吃啦?” “不难吃,你吃!” 陶一仙手里握着剑,下一刻就要暴起…
81.7万字4个月前
寻唐问宋 连载中
寻唐问宋
盼夏小师弟
大唐末年,天灾人祸不断,内有藩镇相互倾轧,外有强敌侵扰。 一代枭雄黄巢兵尽死于泰山虎狼谷后,各路藩镇虎视眈眈看向残败的唐庭。 北方食人魔军蔡州秦宗权收拢黄巢残部,兵力暴涨,版图扩张,即将称帝。 宣武节度使朱全忠与沙坨李克用在上源驿大火之后,势成水火。 有‘长安天子,魏府牙军’之称的魏博军,还在为解决‘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而烦恼…… 而此时,光州何氏赘婿李君本想抱开闽三王的大腿,南下控制唐朝的
47.7万字4个月前
原始小农民 连载中
原始小农民
紫菜饼干
小农民陈昊因为拉的屎不够饱满,获得三次重生机会,穿越到远古史前世界。 作为一个上能种菜耕田,下能养鸡喂猪的新时代农民,陈昊只想在自己的部落里,抱着媳妇儿,搞搞新发明,带着部落乡亲种种田,提高族人的生活水平,不知不觉,他创造一个令四方蛮夷臣服的农耕文明。 分二十四节气定农事,挖窑烧陶,炼铜铁烧玻璃水泥,造纸制墨,观天文制历法,测经纬定方位,于是,一个通晓天文数理化的小农民利用三次重生机会,白手起家
106.6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