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超小超大

第六十九章 欧楷九十二法 (2-1)

蜡纸印刷除了便宜之外还有一个巨大优势就是方便印画,特别是简洁的图案。

传统刻板印画开工一副刻板的成本就很高,在此成本之上刻工的图样当然是刻的越精细越好。

像之前给王文龙画救荒瓜菜仙人图的绣像画家擅长的就是这种有大量曲线、繁复服装的工笔画,但对于这种细致的画作蜡板印刷能力有限,所以当时印刷传单时,王文龙为此还费了不少头脑。

而蜡板印刷适合的图案是一些只要用圆规和直尺就能画出的几何图样,对于一些笔画横平竖直,注重氛围的版画也很合适。

只不过这种风格的图画在这时的书籍中很少见,贸然推出也不知道能否被这时的消费者所接受。

王文龙为此费了一番脑筋,终于想到了最适合体现蜡板印刷图案能力并且此时能够热卖的书籍——字帖。

字帖的大多数图案都是简单的笔画,哪怕细微的细节也可以用硬笔很容易的勾出来。

事实上王文龙自己在前世小时候就见过父母辈使用的蜡板印刷的毛笔字帖,那也是贫困年代中无奈的产物。

王文龙选定这个方向,很快想到要抄什么书——后世练习楷书入门常备的《欧体楷书九十二法》。

这本书的作者一说是嘉庆年间的邵英,一说是清末书法家黄自元,在唐人欧阳询《结字三十六法》,以及明代书法家李淳的《大字结构八十四法》基础上继续延伸,基本上把汉字结构的所有组合规律全部总结出来,总共就只有九十二种。

哪一类型的字该怎么写全都分派的清清楚楚,王文龙当年学写楷书就是从这本书入门的,临摹一遍,记下这九十二种结构之后,书法就已经超越大多数人描红几年的成果,花费时间不过一個多月而已。

就是因为这本书如此高效,所以在清末推广开之后到民国初年已经成为学书之人案头必备的读物。

这样的书法字帖再加上油印印刷的低廉成本肯定好卖。

王文龙的一笔书法虽然能入得过眼,但是想要跻身大家之列还是差了不少,但是写出书法字帖就可以通过另一个途径为他扬名。

王文龙的笔飞快在纸上书写,王文龙已经把做例子的欧楷字体全部写完,又在每组字体下面添上歌诀:

“天覆者,凡画皆冒于其下;”

“地载者,有画皆托于其上;”

“让左者左昂右低;”

“让右者右伸左缩;”

“……”

王文龙抄书之时,李国仙正在轿子里生闷气。

因为李旦已经回到福建,似乎是因为吕宋商贸的事情处理的不好,一切都向王文龙所说的最坏情况发展,所以李旦这次回来兴趣也是缺缺,甚至因为讳疾忌医而忌讳家人提起王文龙。

他心情不好,对于子女的管教也更加严厉,李国仙再没有机会像以前一样跟着李国助出去乱跑。

福州府杨桥巷。

李国助在宅子前下马,对李国仙说道:“你自己进去和那些小姐夫人们好好相处,父亲说的没错,你既然回到大明,年纪大了,也应该多学些闺阁中的事情。”

李国仙委屈的回答:“我不喜欢和她们相处,我怕她们会笑我……”

李国助道:“不喜欢也要强忍着去学,难道我又好到哪里去?”

因为王文龙的话现在李旦对自己未来身死之后家族的发展产生极大忧虑。

他一方面安排自家的女儿去熟悉大明生活,免得他撒手之后女儿格格不入,另一方面却是让李国助要慢慢学习负责外洋事物,而且还张罗着要给李国助娶一房日本贵族家的女子做正妻。

这年代的大明人士普遍以为朝鲜女子长得貌美,对于倭女则嫌她们矮小干瘦,李国仙的母亲是倭国当地出名的美人算是例外,而李国助未来的正妻却局限在日本贵族女子之中,想必模样就不会太好看。

李国助同样心中抵触,但是毫无办法。

遵从父亲命令护送妹妹到了地方,李国助稍稍嘱咐便打马回去。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大唐:开局就篡唐 连载中
大唐:开局就篡唐
小焰妖
[[【A级签约作品:大唐:开局就篡唐】穿越到大唐的李易发现自己竟然成为了当朝相国。唐朝末年僖宗昏庸,百姓民不聊生,生灵涂炭,尸横遍野,王朝飘摇此刻还有黄巢作乱,六十万大军就在关外。看李易如何逆袭大唐相国,成为大唐皇帝。征服不良帅,收伏不良人。天师府,御灵团,建造幻音坊,通文馆。凤鸣阁,御龙堡,宗家,十二峒,十万大山。李克用李茂贞李嗣源。看一代相国然后在这唐朝末年谋定天下,绝对精彩!(本故事及人物
11.5万字5个月前
三国袁耀传 连载中
三国袁耀传
杰克乐福
重生成了袁术之子袁耀,率先蹦出了两个问题。 其一,老爹到底拿没拿到那块破石头? 其二,吕布到底有没有把女儿嫁过来?
135.4万字4个月前
晚唐边境一小卒 连载中
晚唐边境一小卒
风一声
乾坤万象,唯我独尊,剑起!李宏图穿越到晚唐,成为一名小卒!
58.3万字4个月前
仲谋霸道 连载中
仲谋霸道
怵惕
上一秒还嘲讽孙十万不会领兵,下一秒直接穿越本人。 孙策刚死,丢下孤儿寡母和一个危机四伏的江东。 孙权没有办法,挂剑上马,不服就打,打到你服!
48.4万字4个月前
奋斗在贞观 连载中
奋斗在贞观
鱼小混
【历史爽文】穿越者陈懿轩在贞观二年的同州城外从天而降。 此时,唐高宗还未降世。 女皇还是懵懂女娃。 从此,陈懿轩走上了的乱史人生。 重民生、改律法、搞经济、建实业。 且看他如何在贞观年间混的风生水起!
37.3万字4个月前
汉末风华路 连载中
汉末风华路
心晴居士
46岁的中年油腻大叔王粲,在现实中几乎一事无成,坐火车途中被兖州兴隆寺塔佛舍利子遭雷击形成的漩涡拉进历史洪流,穿越到建安七子之首王粲的身上,从此不一样的汉末,不一样的三国,大幕慢慢地拉开,历史的车轮拐弯了,驶向未知。在历史进程中,汉家脊梁一次又一次的被打断,中华文明一次又一次的被中断,然后一次次涅槃重生,每次浴火都痛不欲生,痛彻心扉。中间有多少英雄豪杰崛起,又随风而去,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
42.3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