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超小超大

第十章 绣像点评本 (2-1)

《儒林外史》发行一个半月,已经在福建风行开来,市井间许多文人甚至会为了小说人物是好是坏的理解产生争执。

不过这书的影响暂时也就到此为止,毕竟这年代的资讯传播速度不快,小说又是众书籍之中最不为人高看的存在,真正关心时事的人物要买书也是买些文卷、诗集之类,普遍看不上这等东西。

而就在《儒林外史》渐渐风靡的时候,高宷也终于进了福建。

高宷进福建的一路上跋扈之极,沿途地方官无不献媚,甚至命令百姓跪道相迎,声势仪仗俨然皇家,这样的排场瞬间让还对万历皇帝抱有幻想的福建商贾士绅全都噤声。

大家终于明白,临清民变根本就没有给当今天子带来任何触动,之前的议论汹汹全都是士人的自我感动罢了。

与此同时,福建建阳,双峰堂书坊。

王文龙再次来到这里时一路上所见的书坊员工全都抢着和他打招呼。

《儒林外史》成书两个月,一气就卖完了三千部,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如今在闽浙两地,王建阳的大名已经渐渐为人乐道。

《儒林外史》已经是今年双峰堂卖的最好的小说。

王文龙走进余象斗的书房,一個儒生打扮的中年人笑着起身。

余象斗为王文龙介绍:“这位就是李光缙李先生了。”

王文龙连忙拱手见礼。

李光缙,字宗谦,人称“衷一先生”,晋江人。他的父亲李仁曾任户部主事,李光缙自小也是神童,十九岁考上秀才,万历十三年福建乡试第一,但此后屡次赴京会试都无功而返。

李光缙索性放弃科举,专心写书,作为曾夺得乡试第一的学霸,李光缙对于时文点评的眼光远非此时其他选家可比,光是他一个人就写了四五十种书,平均相当于每年出两部科举指南。

李氏新书一旦上市,学子就争相购买,光靠自己一个人就养活了一家书坊。

李光缙是名门世家出身,虽然转而开书方牟利,但是还是做墨卷的高雅生意,所以此时人在格调上并不将他等同于商贾。

李光缙自己也是留着三绺长髯,一身儒士打扮,面容清癯,看着颇有些仙风道骨的高士风范。

他笑着同王文龙见礼,然后称赞说道:“幸会幸会,王先生有所不知,便是在晋江,如今也到处说着你王建阳的名字呢。《儒林外史》之大作真是写的精彩出奇。”

“只是一本聊以消遣的小说而已。”王文龙连忙谦虚。

两人互相恭维吹捧一阵李光缙才说出今天的正事:

“如今余贤弟双峰堂的《儒林外史》已经销售一空,各地书商仍然求购不绝,许多商贾痛恨自己没买到书籍,都想要双峰堂能够加印。”

余象斗在一旁笑着说道:“原本我们双峰堂所印的儒林外史一部卖二两银子,但是最近市面上已经炒到了三两还是供不应求。”

“只要书船出了建水钞关,《儒林外史》每部当即就能加价三钱。”

王文龙并没有为余象斗的吹捧而自鸣得意,而是笑着问道:“不知两位打算如何加印?”

余象斗跟王文龙解释说:“我们打算同李先生合作,出绣像点评版本的《儒林外史》。”

王文龙闻言有些惊讶。

这年代的书籍都是雕版印刷平均一张木刻板只能印两千份书页就要磨损不清,只能重刻。

双峰堂招揽了大量熟练的印刷工人,控制书籍印刷的质量,使用特质减少腐蚀性的墨质配方,加上所使用的刻板木材比较精良,所以能够达到一套刻板印三千部的标准。

但是这一版印完之后,字迹也就磨灭不清了,想要再印一版只能重新刻板。

而他们所说的绣像点评版小说,需要找画师,还要找专门刻描绣像的刻板工人。

而且与可以把字凿掉稍加修整的文字刻板不同,绣像刻板一旦毁损就难以修复,而且绣像的线条纤细,刻板的使用寿命要短的多。

所以印刷一部绣像本小说所花费的成本平均比普通小说要高三成以上。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大唐:先从摆摊算命开始 连载中
大唐:先从摆摊算命开始
焚山煮茶
[[【飞卢小说网独家签约小说:大唐:先从摆摊算命开始】贞观元年,长安城街头。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有着一个算命摊子。穿越而来的韩修,本打算以此谋生,养家糊口。却没想到,算卦让他走上人生之巅。李世民“先生,请帮我算上一卦!”程咬金“昨日俺偶得一抹,不知何意,请先生帮俺算上一算!”李靖“此次出征,凶吉难料,先生能否帮我卜一卦?”长乐公主“韩修哥哥,听说你料事如神,能否算算我未来夫婿身在何处?”飞卢小说
10.8万字5个月前
特种兵之从万界归来 连载中
特种兵之从万界归来
李流水
[[【A级签约作品:特种兵之从万界归来】一场维和任务,叶青死于战友枪口下,一缕意念观尽诸天万界剑道,再醒来,发现自己居然重生在17岁那年!那一年,他刚刚进入狼牙特战旅,为最年轻的特种兵,被众多特种兵针对。训练火凤凰,组建战狼,他是整个华夏的最强特种兵,他是整个世界雇佣兵的梦魇!他是世界上适应能力最强的特种兵,他是唯一不需要任何热武器与电子设备**设备的特种兵!他是可以一剑斩开美帝航母的特种兵!东
8.0万字5个月前
我在明末穿梭1982:争明天下 连载中
我在明末穿梭1982:争明天下
几字微言
崇祯末年的遗憾是什么呢?是阎应元,李定国,郑成功,是未能复仇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是孙传庭的怒吼:“我到底为谁而战?”是崇祯的遗言:“任贼分裂朕尸,无伤百姓一人。”现在,朱弦越来了:“别慌,等我去80年代捞点钱,摇点人。”有啥事是“五小工业”《赤脚医生手册》《军地两用人才之友》,下岗八级工解决不了的呢?如果有,那就再等我捞点钱,发动钞能力。
20.9万字4个月前
逍遥大东家 连载中
逍遥大东家
我最爱白塔
自古以来,商贾之人都是社会的底层,被人诟病、不耻。 陈洛,金融和历史双学位博士,刚准备踏入社会,就机缘穿越到这大梁朝。 满心的打工魂压抑不住,立志要自己这一世写进史书,画像挂在墙上!势要让众人知道,商业是一个国家的血液。
8.1万字4个月前
大唐称心 连载中
大唐称心
苦瓜炒蛋花
带着系统从末世回到大唐贞观八年,罗逸发现自己成为了那个有名的“称心”,而太子李承乾看着他的眼神总有些不对劲…… 人生苦短,等不来沧海桑田。这一世从改变大唐开始,希望能够给经历末世的未来带来更多连锁反应…… “俱是人间称心事,典衣一醉更何疑?但愿我的大唐生涯能称心如意。” (图一乐,经不起考究,勿杠)
58.8万字4个月前
三国黄胜传 连载中
三国黄胜传
子龙·赵
这是一部以三国为背景,以军事谋略为主题的小说,一个普通的现代青年,穿越回到了东汉末年,为了生存,一无所有的他,白手起家,徐徐发展,成为一方郡守,攻城掠地,与诸葛亮,司马懿,郭嘉这些三国鬼才斗智,与曹操,袁绍,刘备这些汉未枭雄角逐天下,展开了一场又一场鬼神莫测的计谋较量和策略对决...
48.1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