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韩军门说得十分在理,但孟炎并不愿“背叛”宋天锡,而且绿莹的叮嘱还言犹在耳,因此他最终摇摇头:“抱歉,韩大人。这件事…我无法参与。”顿了顿,孟炎接着说:“我会原原本本将自己知道的告诉二位主审,仅此而已。”这也是绿莹所希望的,实话实说就好。当然喽,这样也会在某种程度上推翻之前夏提审提供的供词,并且置宋天锡于不利境地,但孟炎感到自己没有选择,特别是皇帝已经将自己案子交由刑察院特别侦办的情况下。孟炎莫名感到宋天锡一定是能理解自己的,毕竟自己要做的也只是不加偏见的实话实说而已。
见孟炎拒绝,韩军门明显露出失望和不满的表情。他张张口欲言又止,最终道:“离会审开始还有时间,你再考虑考虑吧。无论你是出于何种理由而选择拒绝,孟炎,我希望你能明白,藩王永远是朝廷的隐患,此消彼长中他们得势一点,朝廷就更不利一点,我一个兵部军门能做的也只有通过种种手段去不断遏制他们。虽然治标不治本,但这是我的职责。你口供中有关游龙的事情如果是真的,那么至少你应该是个明事理,识大义的人,因此我希望你也能明白我做这件事的真正意义。如果你最终想通了,告诉看守你要见我就行。”韩军门说完便起身离开。
“……”留在房间里的孟炎则沉默了。他想了想,韩军门这番说辞并没错,甚至让孟炎感到一丝莫名内疚…但人都是自私的,孟炎已经决定好了,不跟韩军门的提议。眼下的他确实不愿节外生枝再去赌更多了。
不过回到牢房后,韩军门提到的另外一件事突然又涌上孟炎脑海。“塞拉帝国近在眉睫的威胁…”这句话在孟炎思绪中闪现浮出,联想到自己读书得到的消息和近期经历,孟炎好像明白了什么。“这么说的话…谷疆那边是不是快要开战了。”孟炎喃喃自语着,对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开始有了眉目。
之后的两天没再有人来见自己,不过孟炎从看守那里得到通知说四方会审将在第三天举行,届时还会有朝廷要员代表圣上亲临监督。期间孟炎也没有让看守去找韩军门,不过他重新写了一份供词,记录着有关西部战役所发生一切原原本本他知道的实情,让看守交给了二位主审。而且,孟炎在这份新的证词里揽下了上一份伪证的所有责任,只说是自己不想连累宋天锡,因此才说的假话。在紧张到度日如年的气氛中,随着第三天的傍晚夕阳西下带走炎热,会审终于来临了。
会审地点依旧是上次审问的大房间,不过这次孟炎并没有椅子可坐,而且来了更多人让宽敞房间也变得拥挤起来。前方大桌案除了杨尚书和吴御史坐镇外,杨尚书的右手还坐着一个身穿青衣的长者。看到他孟炎顿时明白了,原来这四方会审中还包括司天监,眼前这位青衣长者正是掌管司天监的大司空马玉文。同时吴御史的左手边同样还有一个位置,只不过现在是空着。孟炎猜测这位置正是留给那位要来督查的朝廷大臣。除开正面外,孟炎左右两侧也增设了桌案,分别代表兵部和墨衣卫的坐席。右边墨衣卫的桌子上坐着两人,一人正是年轻高瘦的金正谕,另一人则面容苍老带着修长胡须。孟炎只看一眼便认出他来了——老者正是墨衣卫白虎指挥使张天生。两位指挥使分别坐在桌子两端,中间相隔甚远,同时两人的眼神间也丝毫没有任何交流。而左侧兵部的位置上就情况不同了,除开韩军门外还坐着一位身着武官官服的壮年男子,两人正密切地低声交谈,跟右边那桌上肃杀诡异的气氛对比明显。孟炎悄咪咪地仔细看了看这位官服上绣着麒麟的兵部要员,而后猛然发觉他竟然是征西大将军吴松林。
就在孟炎诧异的时候,前方门被打开,一位身穿仙鹤官服的老者在卫兵的簇拥下走进来。看到他后在座诸位都起身行礼。“您来了,潘相。”吴御史拉开他左边那空着的座椅,恭敬地侍候老人坐好。
“哦吼。”孟炎暗叫一声。他可是明白了,原来这朝廷大臣,指的正是当朝宰相潘生。
“这么重要的场合,张阁老他没过来?”就坐后,潘相环视一番问向吴御史。
游权霸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