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灵柩已经抬来了,就停在板凳上,因为此刻灵柩不能落地,据说落了地,死者就不能够安逸哟,那差官置上桌子,摆放了九个方鼎,三碗白米饭,三碗白水,三碗水果,三碗素菜,三碗荤菜,红白之糖。
全真子念道:
《路祭》
“幽幽冥君统宰万千魄灵,
兹有太苍观仙化升天,
千古沉沦功德圆满。
灵柩抬到岔路口,
哀乐送君到青峰,
中途摆驾祭祀路,
礼行路祭奠基人,
一滴眼泪一滴血,
撕心呼唤父王归,
父王深恩终难报,
天堂一去几多日,
回首生前父恩重,
泪流洒落在路上,
启程发柩上山去,
儿孙一路泪汪汪,
送君送到青龙山,
佑护儿孙子满堂。
吾呼哀哉!
传统习俗,出殡时,亲友在灵柩或丧车经过的路旁设香烛纸钱以及供品祭奠、祭拜,如果举行路祭者是在出殡队伍中随行的人员之外,那此人此举是表达对亡者的非常崇高之敬意。
《红楼梦》第一一一回:“灵柩出了门,便有各家的路祭,一路上的风光,不必细述。”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八回:“一路走过,看见几处设路祭的。”
鲁迅《南腔北调集·题记》:“我在报章上,又看见北平当局的禁止路祭和捕拿送葬者的新闻。”
路祭完后就是绕棺,就是随行人员以孝子带头,手执一方奉诰命令“奉幽冥教主之神君位”贴在一条白丝巾上,后来多数是用白纸。
然后祭司念述死者这一生的经历,如何艰辛,如何含辛茹苦,要从生到死的把一生的简历都述说一番。
绕棺,绕棺,
里三圈,外三圈,
围着棺材绕几圈。
男人敲着锣,
女人打着鼓,
一唱父母恩情深似海,
二唱天下多孝子。
灵柩抬上青龙山,
葬的福地出福子。
家家如此唱,
辈辈住在村子里。
出门常遇鬼,
是鬼就害人不浅啊!
全真子呼道:“起。”一时灵柩又抬了起来了,哭声响彻了整个蜀山,川帝沉着气,眼睛里时不时流着泪水,青帝也是一样眼泪汪汪,其实青帝与太苍的师徒关系已经超出了父子关系了,有时更像朋友一样。
过了几刻钟,灵柩已经抬到了青峰崖下面了。黄帝昂头看着这青峰崖,看上去足足有千仞之高,看上去如同穿破了云层。一条青色的苔藓植物长在上面,地势如同一弯月亮,青龙稍深一点,白虎略短一点,主地上形成了一个凹下去的地,后面有一滩龙潭水,“泉水”围着中间高出来的地转。
黄帝惊叹道:“真是一个风水宝地呀。”川帝昂起头看着黄帝,然后说道:“如果没有水的支持,这地会好吗?”黄帝说道:“水有来有去,有前有后,迎水聚财富,过水如流水,只出不进。”
在古人的眼中,对风水极为看重,他们都认为,只要依靠风水师的力量,就能够找到,超级地脉龙,葬在“金麟天马穴”之上,就能当官,如果一旦找到“金盆玉盏穴”就能聚财源如那泉水一样,在万幸之中能够找到“九龙归海穴”只要将自己的先祖埋在里面,而自己就能够当皇帝。真龙出没的地方,要有宽阔的水系,如江、河、湖、海才能够溶得下龙的身躯。
古汉演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