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人来跪拜道:“大王谕旨:令户部司与工部司左右卿司到行宫中商谈近时危机。”
说罢两人下了宝来楼,出门便一同上了马车,差人赶着马车往行宫去了。
少典见来者都齐了,他愁眉苦脸站在行宫之中。来者见大王如此情景,也都愁眉苦脸了。诸人还没有来的及行礼。少典道:“诸位请坐吧?”
诸人皆坐。少典复道:“你们可算是来了,寡人快愁死了。人间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庶人不知道生活所向,应该去往何方?三帝侵夏乃雪上加霜,真是天有不测风云呀。”
此言是少典故意要说出来,他想考验这几位当朝大仕,是否为国献力,但来的人并非九流之辈,他们早已有自己的主意了,也知道当今天下大乱,源始于何处呢?这也是值得人们反思的问题。
所以户部的人开始调查研究起来了,因为主管“户”部的人才是最重要的当家人。
何为户部呢?一户乃家也,千家万户乃国也,千家万户依存民生大计也。所以说家在人心,国亦然在人心,户部司是计家、计国、计民生、计政理事。
人说天下之事在国策,国策决定人牛计划之穷富差距,然而工部司却主管着天下大兴水利,修桥建路,工设各城、郡、邑、州、县乡、村(今天的省、市、州、县、镇、乡、村、组)的居民居室等。
此四人所以说是通晓天下事情,比少典还清楚。
户部司右司长是司马术,左司长大鲟,工部司右司长是百业匠,左司长有居学。
四人同时跪拜道:“臣等参拜吾王,万岁!万岁!万万岁!祝吾王鸿福齐天,万世安康。”
少典闻知顿时心冰凉,他恼怒道:“你等前来给寡人赐福音,寡人真不知道福从何说起?若真是有什么鸿福之象,天下为什么会大失所望?依寡人视尔等真是无治国之门啊。”
此时四位齐拜道:“大王勿忧。”少典叹了一口气说道:“平身吧!”
四位立起,昂头一视行宫之中有好多图纹画于兽皮之上。此刻大鲟上前一步说道:“大王勿忧,臣有一计可破三川之乱,同时我也想到治水患的办法了。”
少典乍一听,心里非常高兴,他笑着走到了大鲟身旁,一双手紧紧握住大鲟的手问道:“卿王弟有什么妙计?”
大鲟道:“方今天下诸侯不和睦,我等可令行天子手谕,令恭敬天子的诸侯会于我朝待命,不听劝的诸侯调到有苗国北部之西部镇守南国十三郡,然后召柏腾天候回归调用,或是直接抗击三川夷夫。我等可令行天子之召,令诸侯恭敬天子之德。那时诸侯齐聚东华帝宫内,说是召来,其实就是软禁帝之宫中,在与诸侯诏旨一一发布。刹时三帝必直取数郡,在令百万雄师大屠侵略者,杀得敌军无一生还。”
少典复道:“兄弟本是同胞,夷人非夷,王弟所言太过血腥了,只是水患何解呢?”
大鲟听到无奈叹气,表情悲伤道:“上苍自哀,暴雨连下三个月,现在终于停了。但是田间地头颗粒无收,老百姓不知道会饿死多少人呢?辛亏只是七个郡受灾,可以到别的地方去征粮去。水患之事我们准备好了开沟渠,放水入江河。只是人有饥则饿,人不想亡命之徒便会偷、盗、抢、掠、夺。人与人之间重私利则会枉法,天下怎样子和平?只有通知天下百姓自觉醒悟,动员他们开渠,引水江河,然后回归大海。”
少典细细一听自觉有理,既问百业匠水利之事。少典道:“寡人令王弟大鲟主理户部事务,乃是统计天下苍生之数,生有几何?死亦几何?天下民生今有大变故是什么?寡人不忍直视天下百姓,还深受其洪涛凶灾,它淹死了多少人?死去的人,生前都是鲜活的宝贵生命啊!他们死了如同寡人失去了最亲的人。工部司有什么方案治理水患?难到无对策。”
百业匠急刻上前跪拜道:“天下水洼之地多,地有洼则易涝,涝地则无渠县也。人说:水道之宽则流水去速平稳,水稳渠多自然不涝,则有利民生。方今天下重在治理民生,民有食则不饥,不饥者则无盗,天下无偷盗者,社会自然会安定。广开沟渠放水入江河,水自会退去。天下人也会感受大王之神福啊。”
古汉演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