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造纸的成本如何,技术难度大吗?”
公输孟启反问道:
“司空认为这纸的售价在多少合适呢?”
朱有珠反复地将纸折叠,展开,再看看叔侄俩扯破的纸张。认真地问:
“这东西老朱不如二位少卿专业,二位觉得在什么价位比较适宜?”
“我可以给二位少卿一个参考作为对比,目前市面上一匹粗布要五贯铜钱,也就是五千铜钱,相当于五枚银币,面积大约等于这样的纸十张。一匹素绢则要五十贯即五十枚银币。”
叔侄俩抓耳挠腮好半天给出了不同价格。
季殊:六贯钱百张纸。
季子:十贯钱百张纸。
朱有珠摇头,伸出三个手指:三贯钱百张纸。多一个子儿都不行。
姜虹冲朱有珠竖起大拇指。
“司空大人厉害!知民情,懂行情。”
公输孟启长出一口气,刻意附到朱有珠耳边大声道:
“司空啊,这个纸在坊间制作完成的成本可是要五十文钱百张纸!就是五个铜钱哦!不知道朱家愿不愿意和本王合作造纸,利润五五分成!”
朱有珠的耳朵都快震聋了,笑得满脸桃花儿开,使劲地点头。五铜钱的成本三千铜钱的售价。六十倍毛利!朱有珠就是变成聋子也干。
“所以陛下此前要微臣从各商行抽调精干伙计到江都,就是为了造纸吧。”
“聪明!”
公输孟启也给他竖起大拇指。
“司空,你说以造纸术这独门绝技造出来的纸能否成为‘硬通货’呢?”
未等朱有珠开口,季子已抢先作答:
“能!一定能!制作同样面积的竹简起码也得花费五六贯,还携带不便,汗牛充栋也不过几部巨著。若是以纸写书,成本不到素绢一成,定能风靡大陆。”
“朝廷税赋尚且可以素绢缴纳,则纸当然可以作为‘硬通货’。”
“说得好!少卿高论。”
这次朱有珠向季子竖起了大拇指。
“如此说来本王发行银币的计划岂不是又多了三成保障。”
“岂止三成!微臣保守估计有五成。”
“好!”
公输孟启豪情万丈一声吼。
“要是有酒本王就与众卿家痛饮三百杯!亢将军的晚宴应该好了吧。”
“回禀陛下,晚宴已备好。这就上餐。”
亢褚良在帐外回应。随即,几名亲兵提着食盒送进帐来。
公输神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