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半个小时后,整个村子完全进入了白天的模式。这时,张欣然的妈妈逆着光急急地走来:“欣欣,你怎么在这儿啊?早饭做好了,咱们回家吃饭。”
她说着一把把女儿扶了起来,也许是坐的时间有点长了,张欣然刚一站起来就“哎呦”一声又“扑哒”坐在地上。
“欣欣,怎么了?怎么了?”妈妈脸色都被吓白了,赶紧连声问。
“没,没……没事。”张欣然脸上的表情渐渐恢复了,她对妈妈说,“坐得时间长了,腿脚有点麻。”
“我跟你们爸一起来就发现你不见了,我们都知道你没有找到工作,心里憋屈……”妈妈说,“欣欣,你一夜都没咋好好睡,今天又起得这么早,你可别把身体搞坏了。工作的事再大它能有身体重要?欣欣,没工作咱不怕,只要身体好,一切还不都是人创造的?”
张欣然这下慢慢的从地上站了起来,她用手揉捏着小腿。
“我跟你爸结婚时咱们村比现在还要穷,那时,咱们还住在沟底的窑洞里,现在,咱们不也住了上土房、砖房?”张欣然的妈妈说,“好日子都是一步步奋斗出来的,谁在追求好生活的路上没有坎坷?”
妈妈接着说:“我们刚结婚时,家里穷得连床厚点的被子都没有,那时的条件比现在还差得很远,村里还没有这口水井,每过一段时间,我就得赶着咱家的毛驴去拉水。后来,你爸去外面的矿上打工了,我就拉扯着你和你哥在石堆村过日子。”
张欣然一边走一边听着妈妈讲着自己和家里的故事,她的每一句话都是那样的质朴,每一个动作甚至说话时的目光和神态,又都是那样的原生态。在四面环山的石堆村里,人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一片贫瘠的几乎要荒芜的土地上,常年过着缺吃少穿的生活,千百年来都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幻想着遥不可及的世界,他们对于水和光明的渴望,就像一个人,一个群族,甚至一个部落渴望重生一样的迫切。
“你爸出去打工一点没错。咱们这里实在是太落后了,不光是没有电灯,没有汽车,没有路,咱们村里这20多户人家,到现在都不知道咱们村里的土地有多少。”张欣然的妈妈说,“我刚嫁到这里的时候感到很纳闷,虽然你姥姥家在后山,也穷,但也不至于像咱们村一样不知道用亩数说地。咱们村从古到今,从来就没有统计出个数字来。”
张欣然妈妈说:“到了80年代时,那时你才刚出生没几年,村里给各家划分土地时也从来不用绳子量,都是村干部站在地头用手指,用手指来比划。他指一指这块地,这块地就归张瘸子,他再指一指那块地,那块地就成了聋子家里的了。大家说土地从不按亩说,而是说架,一头牛一天能耕多少地就是一架。”
她们已经下到了山坡,张欣然很有经验地侧着身子,一边用脚当刹车,一边缓缓地下着坡。像一只土生土长的小鹿,轻快、灵活,又挺着脖子,高高地仰着头。她没想到,在妈妈身上还有这么多的故事。
她们走到村口那口水井跟前时,已经有好几个村民在那里排队打水,一个干瘦如柴的女人刚绞上来一桶水,像虾一样弓着身子把水桶从吊钩上取下来,然后跌跌撞撞地将水桶提到一边,桶里比油还贵的井口漾出桶沿。
“黑蛋,你是死人啊?还有过来抬水?”女人转过脸冲着不远处的儿子大喊道。
黑蛋是个白痴,站在一旁边挠着脑袋傻傻地笑。
“快过来,抬水!”女人说着从井边捉起一根棍,挥舞着棍子嚷着。
黑蛋身子一颤,像受到了惊吓,赶紧条件反射似的双手护头,“嗷嗷”叫了一声,倏地一下朝远处跑去了。
“你这该死的东西!怂都干不成,你要把人给害死啊!”干瘦的女人说着“啪”的一声将木棍扔地上,目光跟锥子一样锥着儿子健壮魁梧的背影,气乎乎的喘着粗气。
这个女人头发干枯蓬乱,像簇在头顶的一堆野草,她显然没有洗漱就来绞水了。
20年归来仍少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