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从那时起,有一部分纺织品生产者一点点就变成了专业化,手艺越来越精湛,缫、纺、织、染工艺也就慢慢配套上了。纺织品越来越多的成了可以交易的物品,甚至跟货币一样成了交换的媒介。商、周两代,丝织技术突出发展。到春秋战国时,丝织物已经十分精美,成为闻名的高贵衣料。这是手工机器纺织从萌芽到形成的阶段。”安鹏飞说。
“了不起,了不起,真涨学问啊。”周福贵说,“鹏飞,继续讲,后来了?后来又是怎么发展的,让我也多储备点知识,要不是别人说我在棉纺织厂,连一点纺织常识都不知道,别人会笑话的。”
安鹏飞看了看他俩也便继续讲了:“秦汉到清末蚕丝一直作为中国的特产闻名于世界。我们的纺织原料不断更迭,从汉代到唐代葛逐步被麻取代从宋朝至明朝,麻又为棉取代。这个时期,缫车、纺车也从手摇单锭式发展到多种复锭脚踏式,织机形成了素机和花机两大类。”
“听不懂……”张琰小声说。
“别打岔。”周福贵冲着张琰说,“灌灌耳音……”。
“宋代以后纺车出现了适应作坊生产的多锭式,还出现了水转大纺车。从那时起,纺、织、染、整工艺日趋成熟。织品花色也多了起来,现在我们知的主要织物组织……”安鹏飞说到这里突然停了停,“噢,这个织物组织是个专业名词,你们可能不知道,其实也很简单,就是批织物的平纹、斜纹和缎纹。”
这回,他们俩都没人提问也没人打岔。
“也就在那时丝织物还不断出现工艺美术织品,就是那人们观赏和玩的。”安鹏飞说,“元、明两代,棉纺织技术发展迅速,人民日常衣着由麻布逐步改用棉布,这也就是手工机器纺织的发展阶段。”
“麻布?棉布?丝织物?鹏飞,你说我们厂里纺的会是什么布啊?”张琰问。
“我们厂叫什么名字?”安鹏飞反问。
“浩达啊……”张琰说。
“说全称。”安鹏飞说。
“造达棉纺织厂。”张琰说。
“全称!我说了让你说全称。”安鹏飞说。
“浩达棉棉纺织厂。”周福贵有些纳闷地说。
20年归来仍少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