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民教师的父亲已经快两年没发工资了,镇上财务吃紧,让广大人民教师克服克服。家里倒是不缺粮食蔬菜,菜地里有吃不完的菜,缸里的粮食能撑个一两年,可就是手里没钱,油盐酱醋都成了问题。一次做菜,家里实在没有食用油了,母亲就用自产的花椒油炒了几次菜,结果就是到现在我都不会碰花椒油一下。
过完这个春节,父亲实在坚持不下去了,村里其他几个老师都外出打点零工补贴家用,父亲和母亲商定一下,决定借钱买台手扶拖拉机,据说那玩意功能颇多,既能打麦子、能耕地,还能拉粪、浇地,几乎无所不能。就在宣布要买手扶拖拉机的那天晚上,父亲难得地和蔼可亲地告诉我,手扶拖拉机是咱们中国自己研发的,周总理亲自指示手扶拖拉机上路不收费,哪里都能跑,天安门也能跑。这段话让我印象深刻,若干年后想起来,上网一查还真有出处,也不知道父亲当年是从哪里听来的。
什么是手扶拖拉机,我是没有概念的。那时,我们村只有两台真正的拖拉机,一台是来成家的,一台是刘翠家的。来成比较年轻,拖拉机开起来风驰电掣,很受年轻人追捧;刘翠的爸爸中年稳当,说话很斯文,开车也很稳妥,颇受年轻人以外的村民欢迎。他俩是村里不可或缺的人物,无论是村里的工程还是个人家的大宗物品运输,只得二选其一,谁也不敢得罪。每当两台拖拉机“突突突”地在街上驶过,我们一众小孩子总会跟在后面闻它的尾气,说实话,那味道真得不错。每当这种时候,来成会侧过脸对跟着拖拉机奔跑的小孩子吼一声,“滚一边去。”刘翠的爸爸则笑盈盈放慢速度,并提醒我们保持距离。所以,来成的拖拉机轮时常会被人放气,而刘翠家的不会。后来,来成怀疑是刘翠爸爸为了竞争搞得破坏,一次酒后俩人打了一架,但很快来成的爸爸带着来成登门道歉,促成了和解,因为来成是刘翠爸爸的徒弟,徒弟打师傅在村里是会被全村人唾弃的。
我虽然不知道手扶拖拉机是什么东西,但都是拖拉机,都能在街上奔跑,这是没有疑问的。一想到有一天我会坐在自家的拖拉机上,肆意地闻着自家烟筒冒出来的汽油味,真是让人兴奋。
没过几天,一台崭新的手扶拖拉机真的出现在家门口,同想象的不一样,只有两个轮胎,两只长长的扶手,没有车厢,更没有座位。车周围聚集了一大群人,一个个嘟囔着,“这家伙还真没见过。”“这东西怎么开啊?”“怎么只有两个轮子?”……父亲还是老样子,哼哼两声不做回复。
和拖拉机一起来的还有一个铁犁耙,在经过简单的调试后,父亲七拐八扭地把拖拉机推到了我家临近的一块地边。到了那以后犯了难,我们那得田地都是山坡地,人进地都得爬上爬下,更何况一台硕大的拖拉机?没有办法,父亲找了几个地邻协商一下,答应经过人家的地把拖拉机推到我家地里,等耕完了再给他们耕一遍。就这样,父亲把拖拉机推到地里,一遍又一遍练起了手,等把几家的地犁得差不多了,便满意地开回家里。
回家后,父亲说,咱这根本用不了,还得去镇上几个地平坦的村子用。刚开始我还幻想着以后再也不用人工犁地了,这下可没戏了。从那天开始,父亲把拖拉机推到了镇上能用的村里,放学后他就骑车赶过去给人家犁地,开始了早出晚归的日子。
有一天晚上,我从睡梦中醒来,看到父亲一身泥土地躺坐在椅子上,一旁母亲正在赶着包饺子,在父亲脚下放着一大堆。我爬起来诧异地看着多日未见的父亲,他笑着抓起地上的钱向我晃了晃,就让我继续睡觉了。第二天醒来,我问母亲昨晚是不是做梦了,母亲笑着说,你快起来吃饭吧,锅里有你爸没吃完的肉馅饺子。我知道,家里难得做一次肉馅的饺子,特别是父亲停发工资的这两年,抓起一个一嚼,结结实实的全是肉,剩下的几个饺子一扫而光,满怀期待地问母亲,什么时候还包饺子?母亲说,现在是耕地的农忙时节,你爸每天都十二点多回来,这几天累的天天流鼻血了,专门包点肉饺子给他补补。饺子是父亲最喜欢的食物之一。我问,今天还包吗?母亲说,还不够你爸吃的,别想了。
我家门前有条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