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九霄是行伍出身,兵法很是熟悉,春秋战国的历史在兵法案例最多。他将“远交近攻”和“合纵连横”这两个策略进行糅合,写进了自己的经纶之,略一思索,洋洋洒洒百字的论述一气呵成了。
此时还没有人交卷,易九霄依然没有第一个交卷,他开始释放神念观察周边。
他的神念伸展到锦衣少年座位的时候,见他如昨日一般,将事先准备好的答案抄到答卷之。这个举动让易九霄更加肯定昨日的猜想,这少年绝对事先知道试题并准备好了答案。
发榜要在一个月之后,易九霄不能一直住在香桂坊,不是怕花钱,而非长久之计。
思虑再三,易九霄决定在京城置办一个自己的产业,本次考试不管能否榜,他都不愿意回到开州,京城博州的舞台更为广阔,更适合自己发展。
反正考完也无所事事,他花了三日的时间,寻找了很多地方,最后通过房屋经纪,终于花了五千两银子买下了一处住宅。
这是一个有七间房屋的院子,离皇城约莫二十里,环境清净优雅,周边也很便利。这原是外地一富商在京城的置业,因一直无人居住,便拿出来卖掉,成色还不算老旧。
站在院子央,易九霄不由得感慨万分,这是转生后第一次拥护自己的家,数年间的颠沛流离,虽然没有吃多大苦,但是心一直没有归属。这小小的院落,方寸之间,都是自己的世界,自己是这里的主宰,未来自己将在这里安静地修炼。
沉浸在武道修炼,一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该到了放榜的日子。易九霄走出了家门,在街边雇了一辆马车,向考试院而去,大半个时辰到了考试院的附近。
人自然很多,看热闹的居然考生还多,再加一些小商贩,通往放榜台的路简直是水泄不通。易九霄有了两次看榜的经验,所以并不着急,他先让马车回去,自己一个人在放榜台街道踱步,欣赏着众生百态。
不断有人进,不断有人出,大多数人进去的时候急切而热烈,出来后垂头丧气,毕竟只有三十个名额,相对于几千考生来说,真的是太少。
易九霄也不确定本次能否得,更没想能高居榜首。他的心情现在很平静,也不着急去看榜,反正看或不看,一切都成了不可改变的现实。
他走进一家临时搭建的小茶肆,让老板泡了一壶茶,一边喝茶一边等着rn散去。
突然,从外面进来了几个人,似乎是从放榜台那边出来的考生,几人围着一张桌子坐下,开始攀谈起来,都操着博州城口音,应该是博州本地考生。
“赵兄,恭喜你高了,到时要请我们兄弟喝喜酒啊。”其一人开口说道,接着便有人附和。
那位叫赵兄的人起身一抱拳,说道:“谢谢各位兄弟,一定请的,到时还请各位赏光啊。”
“真没想到这次魁首是齐元虎,这小子读过书吗?”
其有一人在抱怨,但立马被其他人制止了:“郑兄小声点,言多惹祸,人家父亲可是尚书啊。”
于是几人停止了关于国考的话题,开始胡侃一些其他的事,他们说的话都被易九霄听见了,特别是齐元虎这个名字,让他确定本次国考的魁首已于自己无关了。
虽然连两次魁首,但本次国考易九霄并没期望能再次取得魁首,没有期望,没有失望,可是心还是有一点点失落。
一直喝到晌午过后,街的rn逐渐稀落了起来,易九霄付了茶资,向放榜台方向走去。
跟州考放榜台一样,面朝rn方向的是普榜,易九霄透过人群看向榜单的二十七个名字。从头到尾,从尾到头找了一遍,确认没有自己的名字,滕不越的名字也没看见。
天魔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