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武灵王,嬴姓,赵氏,名雍,是战国时期赵国的第6代君主。梁启超先生在《赵武灵王传》一文中,将赵武灵王誉为“皇帝以后的第一伟人”。
因为他和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样,是少数能够在对北方游牧民族的战争中取得胜利的人之一。
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锐意改革,选贤任能,在位时期人才辈出,如楼缓、乐毅等,使得赵国足以和秦国匹敌。
战国时期能被称为明君雄主的或许不少,但赵武灵王绝对算是秦国之外最有可能统一天下的一代雄主。
那么,赵武灵王究竟是如何一步步使赵国强盛,又最终落得饿死的下场呢?
胡服骑射,威震北方
在战国七雄中,赵国的疆域仅次于楚、齐,人口在楚、魏、齐、秦之后,大约有200多万人。
然而,赵国僻居中原北部,东、西、北三面面临燕、秦、韩、魏诸国的兼并威胁,还不时遭到东胡、林胡等游牧民族的侵扰。
即便跻身战国七雄之列,但生存状态极为艰难,外强中干,大而不强。甚至在赵武灵王即位前,一个小小的中山国也敢公然欺负赵国,而赵国无力反击。
面对严峻的生存形势,赵武灵王亲政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在“五国相王”后,改变名号,令国人称自己为“君”。
当时赵国有“王之名,而无王之实”,四面受敌。缓称王既可以避免树大招风带来的麻烦,又可以积蓄实力。
此后,赵武灵王冲破世俗偏见,毅然进行了旨在强兵图霸的改革——胡服骑射。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正式颁布法令,在赵国全境实行胡服骑射的重大改革。
赵武灵王主动打破“华夏尊贵,戎狄卑贱”的传统观念,这种勇气在当时乃至后世都是十分罕见的。
胡服骑射的改革抛弃了中原华夏族长袍宽袖的着装,改为短小利落的胡服;舍弃了笨重缓慢的步兵战车的战斗模式,改用机动灵活的骑兵战斗模式。
同时,他启用了大批能力出众、出身低贱、有戎狄背景的人,建立起一支能被国君牢牢控制的国家骑兵。自此,赵国骑兵横行天下,所向披靡。
经过30年的努力,赵武灵王通过胡服骑射改革,加强了军事实力:北夺河套地区,击败游牧族,收服楼烦、林胡等国,消灭中山国,安定内部,扶植燕、秦两国的君主,成为名副其实的北方霸主。
威震列国,操纵秦燕
赵武灵王不仅锐意改革,还利用燕、秦两国局势动荡的机会,积极干涉两国的内政,增加赵国的国家威望,由此也能看出其雄才大略。
公元前318年,燕王哙受到苏代和鹿毛寿的蛊惑,把王位让给燕国相国子之,太子平引入齐军进行反抗,引发燕国大乱。
赵武灵王趁机,决心扶持一个燕国国君。于是,赵武灵王以“为燕国平乱”为名,派兵迎接在韩国作为人质的燕国公子职为燕王。
经过数年混战,公元前311年,公子职登上燕国王位,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燕昭王。
赵武灵王实施胡服骑射改革的当年,秦武王因举鼎而死,秦武王无子。武王生母惠文后与芈八子都想立自己的儿子为王,秦国陷入激烈的内乱。
经过三年的争斗,芈八子在争斗中胜出。本来赵武灵王想立公子稷为秦王,为了赵国的战略利益,他故技重施,主张立在燕国为人质的嬴稷。
公元前305年,芈八子迫于赵武灵王的压力,只好立嬴稷为秦王,即秦昭襄王。
赵武灵王扶持公子稷上位的意图是显而易见的:在东北方向扶植燕昭王之后,西方再扶植一个秦王,能够同时操纵燕国和秦国两个强国。
赵国称霸诸侯,甚至一统天下的梦想似乎并不遥远。
倾入虎穴,谋划灭秦
赵武灵王非常清楚秦国是赵国的劲敌,必须消灭之才能永除后患。但函谷关难以攻破,于是他另辟蹊径,想从北方南下灭秦。
《史记·赵世家》记载,主父欲令长子赵章主治国,而身自将将士大夫西北略胡地,欲从云中、九原直南袭秦。
诸朝陪我刷短视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