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乐毅卓越的军事才能掩盖了他的政治才能。乐毅其实和吴起一样,是一个文武兼备的兵家、儒家,并且还是杰出的纵横家。
虽然吴起与白起打仗厉害,却无法善终,但乐毅却有始有终。
他发起变法,使燕国崛起,并且面对兔死狗烹的局面,能审时度势,及时出走赵国,得以善终。而且他的子孙后代不仅未被牵连,还封侯拜相,自己也安享晚年。
由此可见其政治智慧之高,而他的军事能力却被有所低估。最能体现乐毅能力的,莫过于燕国变法和五国伐齐。
说到燕国变法,首先要说当时的时代背景。当时的燕国本身就是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弱的国家,又经过子之之乱,导致燕国被齐国所灭,处于重新复国、休养生息的阶段
。当时继位的燕昭王想要复兴燕国,需要人才,于是他任用郭隗设黄金台,以背身厚币,以招贤者,招揽天下贤士。而乐毅就是被招来的贤士之一。
燕昭王任用乐毅主持燕国的军政事务,主持燕国变法,史称“燕昭王改革”。
因为这场变法是由乐毅主持的,所以又被称之为“乐毅改革”。
在乐毅的主持下,针对燕国内政、军事、法度、选官、用官等各个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得燕国得以国富民强,步入了黄金时代,跻身战国七雄之列。
燕国变法也使得燕国军事实力得到显著提升。
燕国还多次对东胡用兵,拓地千里,从东胡手中夺取了辽东、渔阳、北平、辽西等地,使得燕国疆域一度超过赵、齐两国,成为了战国七雄之中仅次于秦、齐两国的大国。
而秦开却胡之战也代表着燕国取得了自燕国立国以来对北方游牧民族的最大胜利。
在秦开却胡的同时,乐毅也组织起了五国联军合纵伐齐,开启了燕国的高光时刻。
公元前284年,燕昭王任命乐毅为上将军,燕、韩、赵、魏五国大军攻打齐国,而这场改变战国局势的战役——济西之战由此拉开了序幕。
最终在乐毅的率领下,齐国战败。随后乐毅独率燕军乘胜追击,连下齐国70余城。
说到济西之战以及后来的乐毅攻齐,其实有些人对这场战争评价过低,从而低估了乐毅的能力。这场战役虽然是五国发起,但纵观战国各场合纵,无疑都是貌合神离。
韩、赵、魏三国只不过是想要趁火打劫,并不会全力以赴。
在这种情况下,齐国即使同时面对秦、燕、赵、韩、魏五国联军也并非没有胜算。
并且在当时,齐国的国力在战国七雄中位列第一,而秦国当时还屈居第二。这样看来,五国联军看似声势浩大,但齐国真正的对手只有秦、燕两国而已。
虽然战争的顺利在很大程度上与齐闵王愚蠢的指挥有关,导致很多人只从这场战役去看待乐毅,殊不知齐国的灭亡是早有预谋的。
其实早在战争以前,同为纵横家的乐毅和苏秦、苏代预谋让二人进入齐国,离间齐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消耗齐国国力,使其疲惫不堪。而苏氏兄弟可以称之为中国乃至世界间谍界的鼻祖,他们深入敌后潜伏作战,提供情报。
苏秦主要为济西之战的前期准备做出了贡献,而苏代则是济西之战顺利的关键人物。
乐毅在一个破败不堪的废墟之上辛苦耕耘了几十年的时间,变法改革让燕国有了复仇的资本。所以真正的胜利不只在于一场战争,也得益于苏氏兄弟的努力。
对于齐闵王来说,因为之前对外战役太过顺利,根本就没有把五国联军放在眼里。
但连年兴师动众,导致齐国将士已经对战争产生了厌倦,从而影响了齐国大军在济西之战中的士气。加上匆忙应战,更是不敢和五国联军一较高下。
在此背景下,齐闵王为迫使将士主动出战采取的一些手段,更加导致齐国将士离心,斗志消沉。而乐毅抓住机会顺势进攻,齐国大军一触即溃,遭到惨败。
有道是首战即决战,一战定乾坤。
济西之战后,在其他国家分赃结束后撤退的同时,燕国内部却出现了不同声音。
诸朝陪我刷短视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