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豆腐脑则是小地的招牌,没啥酱料,也没啥秘方,一碗两文钱。我口才不好,没啥文化,也就说得出以前一位大先生评的‘凝而不散,翻而不碎,摺而不断,含而不发,内而不敛’。嘿嘿,看着没啥大卖相,但吃过了就都明白啦。”
卖家笑着招呼道:“老人家,来点尝尝么?”
“我呀,”老者背着手,笑眯眯地说,“就和她一样,一笼雪里红馅儿的包子。”
“和谁?”卖家抬头有些奇怪地看了下四周,随即意识到此刻摊位上只有中年妇人和老者两人,“好咧,一笼雪里红馅儿的包子咦?您怎么知道她要的是雪里红馅儿的……”
“店家,我的豆腐脑。”王姨提醒道。卖家这才反应过来,赶紧把手里的瓷碗递了过去。王姨接过碗,却转过来对青衫老者温和道:“这碗便请了先生吧,不如同坐?”
“好啊。”老者眯了迷眼睛,似是高兴,便随了王姨,寻了摊后一处桌位坐下。
他抽了一只调羹,舀起眼前碗里白白嫩嫩的豆腐脑,先是细细瞧了一眼,然后才送入口中。略显浑浊的眯眼忽然一亮,道:“好!”
王姨笑了笑,把店家刚刚上桌的一笼五个包子朝前推了推:“先生饿了吧?先尝尝。”
老者也不客气,徒手抓过一只包子塞入口中,细嚼慢咽。他闭了眼,似是仔细品尝,许久,才徐徐赞道:
“还真有几分门道。”
他又拿过一个包子,这次只咬了一半:“唔……京城的味道。”
“老人家识货!”
店家端着第二笼包子上桌,听了这话有些高兴:“我爷爷就是在京城酒楼里掌过勺的,最爱做的就是这些早点。后来洗手不干啦,就和我奶奶迁来了这幽州城,做门小本生意。食材虽然比不得人家京城大酒楼,可这滋味……嘿嘿,您识货!”
“是好东西,”老者点点头,“小老儿也好久没去过京城啦,小哥这一笼包子,倒是让小老儿想起不少往事……”
他似有感慨,卖家也是支起了耳朵等他的下文。不过老者最后只是摇了摇头,冲着对面的中年妇人和蔼地笑笑:“你倒还念旧。”
王姨也是一笑:“我也只剩下这点回忆罢了。”
卖家悄悄侧脸,若有所思地打量了两人一眼。原来是熟人吗?
他摇摇头,接着安心叫卖他的早点。
只是在他扭头的一刹那,一道无形的劲风扫过他身后半寸,隔开了后面的所有声音。
“过去的不是已经过去了吗。”
王姨看着浑然未觉的卖家,幽幽道,“朝廷还是不肯放过我们?”
“怎么会呢,毕竟是太傅大人和南君大人保的你们,”老者摇头,“事情到了这个份上,真正决定放过还是不放过你们的,是你们自己。”
王姨沉默了片刻:“敢问先生现在身居何位?”
老者喝下半碗豆腐脑,浑不在意道:“幽州牧。”
“那,海大人此次前来,所为何事?”王姨换了称呼,脸上苦涩之意愈发浓重。
“叙旧也不可以了吗?”老者长叹,“毕竟我也曾与镇远将军有过几分交情。”
“谁不是呢,但到最后愿意伸手的,可有五指之数?”
“太傅大人就做到了。”
“那是因为他是太傅;也只是因为他是太傅。”
“我知你心中有气……”
“奴家不敢,”王姨轻声道,“老爷他们的事情,我不懂,也不了解,但我明白一点就够了。”
“袁家是这样,定国府是这样,幽州城的蒋家也算一份……抄的,杀的,灭的。天底下大大小小那么多世家,这样的事情何其之多。”
“但既然是皇上的意思,那又算得了什么?相比之下,我邱家算好的了,至少……”
她凄然一笑:“至少我还活着,小姐还活着。”
“我还能如何不满意?”
老者看着中年妇人,半晌,却是哂然:“是啊,活着,就最好。”
他嚼着包子:“五十年到啦,今次朝廷会有大动作,我得来镇镇场子。就是这样。”
以汝之血听妖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