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宁知道他的意思,那阴阳先生去请道士,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不能把所有希望都放在道士的身上。
既然他们两个到了这里,自然就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乡亲们被害。
蒯青原本还以为萧宁这个小书生应该会懦弱怕事,没想到萧宁答应地这么痛快,真是出人意料。
“嘿!大伯说你身上有侠气,我本来还不信,现在看来还真是这么回事,够意思!”
蒯青顿时喜笑颜开,情绪变化快得跟个小孩子似的,一把就把相对瘦小的萧宁抱了起来。
“你先别高兴,”萧宁赶紧推开蒯青那树干般粗壮的手臂,苦笑着说道:“你也知道,我现在不过是登堂境界而已,你呢,又是什么境界了?别妖怪没抓住,再把自己的命给搭上。”
老相爷之前跟萧宁解释过,读书也能跟修仙修佛一样,有境界划分。
登堂、入室、明心、大家,这四层境界之后,便能超脱凡人的境界,蜕变成跟仙人类似的“贤人”。
登堂境界是第一重,只要读书人能修出“文气”,那就是标志着顺利进入“登堂”境界了。
而萧宁拥有的浩然气,本身就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文气”,所以他其实早就实现了登堂境界。
登堂境界并不能给人带来什么变化,只能说是一步根基而已。什么时候萧宁能用浩然气刻画出一位具体的先贤化身,那就代表他迈入了第二重的“入室”境界。
因为能刻画出先贤化身的具体形象了,就说明这人读书已经读得很通透,已经成功地掌握了某一门学问。
在之后如果能触类旁通,从而发现属于自己的学问方向,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最终明心见性,便可称之为第三境界:明心。
在之后,如果学问能自成一家,成就一整套属于自己的学问体系,成为一方大家,那便可成就“大家”境界。
典型的就是那孟子,学于孔儒,但不拘泥于孔儒,最终走出孟儒一途
还有那荀子荀况,学于儒家和黄老,但最终提出了属于自己“性恶论”,并且自成一家,差一点就能成就自己的体系。
只是他没完成的事情,却被他的弟子们韩非子等人给完成了,所以最终也成了一方大家。
蒯青听萧宁这么问,拍了拍自己的胸脯,自信地笑道:
“我嘛,嘿嘿,差一点点就能突破洗髓,到达举鼎了。”
闻太师传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