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喊一个名字,就有一个豪族的狗腿子押着一个奴婢到你面前告诉你——那个人不来了,这个奴婢顶替他!
之所以如此,就是秦汉两代,都允许百姓出钱请人替自己服役。
而且,这个制度受到法律保护,有国家背书。
按照国家规定,服役的人,假若不去应役,每一个徭役月需要缴纳两千钱。
称为践更钱。
官府拿到这笔钱后,就会去雇佣其他愿意去的人,顶替应役之人前去服役。
而豪族们赚的还不止是这个钱!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秦汉两代,服役的民夫,并不像后世宋明,是免费的劳动力,还要自带干粮。
事实上,秦汉两代的一般性政府工程,服役民夫都是有钱拿的。
汉律之中就明确规定了:有罪以訾赎及有责(债)于公,以其令日问之,其弗能入其偿,令其日居之,日居八钱,公食,日居六钱。
这条法令的意思就是,假如有人有罪打算拿钱赎罪或者欠了官府的钱,那就要他缴纳,若不能缴纳,就要他去工程的工地做工还债,一天八钱,若吃公家的一天六钱,直到他把欠债还清为止。
这反过来证明了,徭役民夫有钱拿,还可以吃公家的饭食。
且这饭食还是有标准的。
后世出土的无数汉简也证明了这一点。
这等于说,假如你有奴婢,那么可以赚双份的钱。
一边可以拿别人的践更钱,一边还可以从官府拿到奴婢的工钱。
两两相加,利润巨大。
以至于,几乎很少有人能按捺得住自己蓄奴的冲动。
于是,汉代的北方,有一句民谚,几乎人尽皆知:以末致富,用本守之,以武一切,用本持之。
自耕农、商贾、地主、贵族、军功武将,人人竞相蓄奴。
蓄奴的好处,不仅仅可以使自己可以免除可能被征去服役,更可以在其他时候,用奴婢去赚钱。
对于精明的汉人来说,蓄奴的好处如此明显,傻子才不蓄奴!
没看到那些史记上记载的大富豪们,太史公形容他们的财富时,都会说一句:富至僮千人!
在秦汉时期,几乎所有的徭役,都可以用奴婢代役,但兵役除外。
特别是那两年的义务兵役,国家不会准许用奴婢代役。
但是……
准许其他男子代役。
这就是汉代史书上常见的‘责庸’。
责庸的条件非常苛刻,其要求代役人与被代役人签订契书,更要求两人的爵位相等、年纪相等。
这也是为何北方郡国的军功贵族家庭能如此兴盛的缘故。
人家是职业军人,可以承接大量的来自南方富庶之地的地主家庭的‘责庸’业务,将这些业务分给自己的乡党、宗族。
使得这些地方的百姓,尚武之风,日益兴盛。
所以,在汉季,想限奴,那跟找死没有区别。
因为你将得罪的,不止是一个阶级,而是全天下!
你动的也不是一个人的蛋糕,而是所有人的蛋糕。
你不死谁死?
但张越却还是有些不忍。
奴婢来源于哪里?
用屁股想都知道,一定是汉室国内的破产农民,无路可走的贫民,流离失所的灾民。
望着眼前的这些在田间劳作的奴婢,他就不由得想起了前不久,郁夷县发生的事情。
那李循的家族,不就是因为想要蓄奴,所以就勾结了郑全等太子家臣,千方百计阻止救灾,只是为了将人民变成他们家的家奴和印钞机!
不止是他,贡禹、王吉等太学生,见着眼前的情况,也都有些低头。
“豪族蓄奴之风,应当遏制啊……”贡禹轻声叹道:“再不制止这股歪风,我恐百年后,天下百姓将深受其害!”
“是啊,董子当年就曾说过:富者阡陌连野,贫者无立锥之地,此社稷之患,国之大害,吾辈士人,当想办法予以更正!”王吉看着这个情况,也有些唏嘘。
我要做门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