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噜噜噜……”
磨盘转动发出的声响不小,几个老人在一旁聊着家长里短或地里的活。
外边不知何时淅淅沥沥地下起小雨,没多久,又两个老爷子身披蓑衣走了进来。
“你们也来推豆腐哟……”
众人打过招呼,杨婆婆笑眯眯问道。
将一小盆泡子的豆子放在一旁的木架,王老爷子才慢悠悠答道:“我家老婆子听说你们今天打豆腐,馋了。”
谷老爷子补充:“今儿下雨,反正没事做。”
有了两个老爷子帮忙,乔安本以为自己的活儿要轻快些,但想想两位老爷子也七老十了,就没怎么麻烦他们。
最终乔安一个人干了大半的工作,只是在累时让两人稍微顶替一下。
最后将自家的豆汁磨好,时间已经到了正午,只剩他和杨婆婆在磨坊。
杨婆婆将随身带的方巾递给他,“咯,擦擦吧,大冬天都热出汗来了!”
她接过收尾的活,慢悠悠地整理磨坊,清洗用过的石磨。
乔安稍微休息一会儿,看没自己的事儿就提出告辞,“杨婆婆,我先走了,顺便将您家的桶也拎回去。”
“去吧。”
两只木桶并不大、小巧精致,这都是村子里木匠王志王老爷子的手艺,比起集市最常见的塑料制品,村里人还是更喜欢这种一手磨出来的东西。
当初李军搬到村里,王老爷子就时常送些桌椅板凳,将他暂住的老宅布置的啥都不缺。
乔安回到家时是下午一点,早上只是吃了一碗清粥加咸菜的他如今已经饥肠辘辘。
乔母瞧见他进来,就将锅里温着的饭菜端上桌,“你快吃吧,这会儿该饿了。”
随后拎着木桶去了灶房。
一碗豆子榨了一大桶产物,其中有一半是浮在上方的泡沫。
这种带泡沫的豆汁是不方便滤渣的,村子里的做法通常是烧一勺热油倒进桶里,搅拌一会儿,泡沫自然就散了。
不过乔安的嘴刁,他喝不惯带油味的豆浆,乔母总要先滤出一大碗无油的豆汁再进行倒油。
滤渣的最主要工具是一方透气性好的白布,她动作流利的将豆汁滤出来,豆渣是留下来煮熟给后院的几只兔子吃的。
“儿子,待会儿和豆浆吗?”灶房里的问询声传得很远。
“喝。”今天的午餐是干饭加回锅肉,饭后喝些豆浆是不错的。
“我也要一份。”堂屋前的屋檐下,乔父在用竹条编织灰篓。
灶房的柴火很快烧起来,一大盆豆汁上了热锅,那份没沾油的豆汁也在小锅里加热。
很快,乔母用搪瓷碗盛了满满一碗豆浆上桌。
“咯,给你放了很多糖。”
“谢谢妈。”
“跟妈说啥谢啊!”她说着,又出了堂屋,锅里烧着的豆汁可是随时开。
乔父看着乔母端着豆浆给儿子,好久没再出来,不解问道:“媳妇,我的呢?”
“你的还没开呢!”
乔父的待遇自然是大锅里的豆浆,瞧着锅里的豆汁将要沸腾,她赶忙将灶膛里的木柴抽出来,减小火势。
而用水泡的石膏早已准备在一旁。
乔母的豆花点得极慢,在她点第一次时,院外突然传来敲门声。
“谁啊?进来吧。”乔父高喊一声,乔安匆匆喝完最后两口豆浆出来,村里的人可不会敲门。
乔家小院的门没关,屋外的人一推门便进来了。
进来的人是二男三女,为首的是一个熟人。
“叔、婶、乔大哥,我带朋友们来村里做客了,你们可不要嫌弃。”
“呵呵,是小姑娘你呀!欢迎欢迎!这下雨天的,你们快进屋坐吧!”乔父推着轮椅,顺着做好的木道下台阶,脸上是和煦的笑容。
“你怎么这么快又来了?”乔安一句话脱口而出,倒不是不欢迎,只是没料到小姑娘才走一个多月,又来村里了。
“乔大哥是不欢迎我吗?”文雯微撅着嘴,有些撒娇的意味。
我家后院的原始世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