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通过德美自由贸易公司购买了大量美产军火的消息,在华夏是根本封锁不住的,何况袁大总督还得上报的,这笔钱不能由老袁掏自己的腰包,不然作为本来就被猜疑的汉人总督就会被人扣上“谋反”的罪名,最好的结果也是丢官去职。再说了,老袁买的军火可不少,反正是来一批货交一笔货款,就算加上预付的定金,每一批货款也不会让朝廷那帮子爷们太吃力喽。
按照一个镇的编制需要编入7800多支步枪,加上损耗和后备算12000支,机枪24挺加8挺补充备用共32挺,火炮75mm山野炮各18门共36门,后备补充各2门共40门,计算下来不算弹药需要4324000块大洋,要不说军队就是吃钱的大户、无底洞呢。
袁世凯是按照新军编制报上去了,但老佛爷没批,好家伙一个镇就最少要400多万大洋,还没说弹药和士兵、军官的饷银,全国36省要编制36镇,光装备就要144000000......哎,不成,没那么多钱呐!大炮贵,就先少买点大炮吧,买一半先用着,慢慢在补上。
这个时代正是华夏的知识分子努力探讨各种各样的强国理论的时代,袁世凯也不例外。
历史上对袁世凯的看法是很复杂的,此人不仅仅是晚清政坛上识时务、有手段、思想开明、目标明确、能屈能伸的重臣,也是无论政治、经济、军事、民生乃至治国理论等方面的大家。尤其是袁世凯是一个鲜明的民族主义者,不管是在弱势的大清时代,还是民不聊生的民国初年,都是使用各种手段来避免国家遭到进一步蚕食瓜分。
先不说所谓的“二十一条”,就说军工企业,袁世凯在河南巩县新建的兵工厂,还有尽力恢复的汉阳厂,以及沈阳的兵工厂,无不显示出袁世凯的军事救国思想。还有他对各方军阀割据势力的打击,虽然失之于手段单一(军事进攻),但其维护祖国统一的决心决不能忽视。
自从组建新军,袁世凯就为新军的装备发愁,没别的,谁让华夏自己生产的武器装备不仅落后,而且质量太差呢!有后人曾说,华夏被一帮崇洋派掌握了,一个劲儿的说“造不如买”,让华夏进一步丧失了发展工业的能力.......
估计袁世凯要是听了这话非一口血喷他一脸不可,没错,以袁世凯的心思,的的确确想要自己造,只要质量没问题,数量多少都好说——武器装备能不受或者少受外国制约啊!哪个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军事家愿意在军队补给上受制于人呢!伟大领袖如此,所以砸锅卖铁也要搞出两弹一星;袁世凯至少比孙小头强得多吧?所以规划了全国四大兵工厂:汉阳、巩县、太原、沈阳。看看这四点的位置,基本上都在华夏腹地或者战略节点。谁能说袁世凯没有战略眼光?
尽管如此,袁世凯也是有很多战略错误的,其中最大的错误就是称帝。在华夏已经进入民主政府时代,再次恢复帝制是一大败笔!
但如果细细剖析袁世凯的帝制,你会发现这个帝制还真是一个挂羊头卖狗肉的东西,至少有一点说明:帝国继承人问题。袁世凯死后,他的老部下、也是最信任的亲信之中的王士珍、张镇芳等人打开袁世凯的遗嘱,上面清清楚楚地列出了三个继承人的名字:黎元洪、段祺瑞、徐世昌。没有他自己的儿子!
再看袁世凯改国名为中华帝国时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比如《新皇室规范》,里边规定废止太监、宫女,皇室成员不得加入党派和担任政府官员(但可以从军担任军官)等等,可以看出袁世凯并没有打算家天下。说起来,还是用《伍子胥列传》的那句话解释最为准确:吾日莫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没别的,袁世凯家族有一个传言,就是袁家当家人没有活过六十岁的!而袁世凯鼓捣中华帝国的时候57周岁!袁世凯真真感到自己的时间不多了,而华夏绝对不是搞两党或者多党政治的的沃土,那么搞只能把华夏搞乱,所以在其时日无几的时候,憋出名义上拥有一个最高领导人世袭的帝国,在袁世凯看来应该能解决中央集权并且不至于因争权夺利而不停开战的军阀割据问题。
重生美利坚之帝国崛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