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无岁月,寒尽不知年。
忘川此番道有小悟,于玉虚洞府修炼太虚道法,一来两去,已有两月有余。期间,朱高照多次前来探望,指点忘川在太虚道法的修行,而忘川亦将悟道所得倾囊相授。按常理说,朱高照已是本初境大圆满的修为,数百年年孜孜以求,对于道之感悟应当在忘川之,然而却并非如此。道,玄之又玄,天人感应,非时间堆砌所能及也。
更何况,忘川陷入亿万时空洪流之中,光论时间,朱高照也远远不及,时间之道,太极之道,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朱高照亦是大有收获,修为一举踏入元始境,继掌门石天磊、长老宿鸿涛之后,又以为元始境大能修士。
再观忘川,修为虽未有大精进,却也突破至太虚境后期。道之小悟,尤有大益,众生道,众生之门,他的道可气吞山河,包罗万象,再由太极衍化诸法妙相,太虚太玄,一切所得,皆相辅相成,生生不息。
通俗讲,忘川所修的众生道,可以吸收一切有为之法则,互不冲突,浑然一体。常人追求的是精益求精,能求一道已是大机缘,而他则是多多益善,更甭说那功法神通,凡一切有为法,在他的道中,由太极糅合衍化,取其精华而去其糟粕。如今他身兼《太玄经》和《太虚道经》两门至高无的道法,同时又兼修多般法术神通,互为补足。
正所谓,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如今他一直脚已经迈进众生道门,日后该如何衍化众生道,又如何突破极限,全凭他自己的修行和天机气运。
两人相处如高山仰止,流水长歌,彼此之间,虽有辈分之差,但双方皆不是受那世俗约束之人,所以作了忘年交,亦师亦友,互通所得。
忘川身体的恢复,除了朱高照和宿鸿涛以外,只有幽若、欧阳飞羽、悟尘、夏芷雪和柳夕笙五人知晓,其余太虚弟子一概不知。早先时候,太虚弟子还一再邀请欧阳飞羽五人论道交友,但连遭拒绝后,便也不再来别院自讨没趣,欧阳飞羽她们则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潜心在别院中修行,如此数月,太虚弟子似乎已经将他们几位山外来客淡忘了去。
当然,数月不归,欧阳飞羽给师门去了几封飞书,将一路所见所遇之事悉数回禀,悟尘亦是如此。她们本以为,师门得知驭鬼宗和血神宗胡作非为会为之震怒,从而联系各派商讨诛邪大计,然而收到的回复却是只言片语,置若罔闻,这倒是令众人十分费解。
如此这般,又过了十数日,冬至到来。
昆仑山地处宣州之南,本该是四季常春,却也应了节气,降起了鹅毛大雪,满地银装素裹,美不自胜。太虚观从西方来,数百年间却也有了南方的习俗,在冬至这一日,全观下将会隆重举行盛大的拜神祭祖活动。
天刚刚放明,玉虚峰和太虚峰的弟子纷纷聚集在宽阔的广场之,拿起扫帚扫雪。直至晌午时分,祭祖一切应用之物均已布置妥当。广场的正北方向,摆放着一张巨大的供桌,供桌摆满了贡品,供桌两侧两侧摆放着两排香烛,火苗在寒风中飘忽不定。欧阳飞羽和夏芷雪等人也跟着柳夕笙前来凑凑热闹,一旁观礼。
宿鸿涛举着一炷高香,朝着四方恭敬地拜了拜,随后将高香插入鼎炉之中,转身对着一众太虚弟子说:“祖先庇佑,太虚道统得以传承。子孙不孝,未能振兴太虚,却也不敢懈怠。太虚观创派至今,屹立不倒,皆因历代太虚弟子克己勤免。你等小辈应当好生修行,继承先辈遗志,不求道法通达,但也要无愧天心。今日冬至,大雪丰年,掌门闭关未出,今日祭祖之礼便有我与朱师弟代为主持,你等小辈不得妄为,以免亵渎祖先神灵!”
“是,弟子谨记!”广场千余名太虚弟子跪拜行礼,随后盘坐吟唱经咒。
宿鸿涛左顾右盼,不见朱高照身影,心中有些疑惑,师弟历来从法执法,祭祖之礼如此重要,他应知轻重,早该到了才是,怎么不见人呢?想到这里,宿鸿涛招来柳夕笙询问:“柳师侄,你师尊现在何处,为何不来主持祭祖之礼?”
乌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