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旁沉默不言地连风啸忽然开口说:“宁公、诸位将军,连某有一计,不值当讲否?”
“连统领,有何妙计,不妨讲来。”宁秀在众将军的争吵中一时难以决断,见连风啸有计策要献,心中多了些期望。他与连风啸分属两个机构,虽非至交,但往日因公务也时常走动,对连风啸的颇为了解。连风啸隶属荒火营,对妖魔、修行者知之甚详,虽不曾统兵打仗,却极具智谋。
“魔族精兵强将倾巢而出,以我军现在的实力,实难正面迎战。圣上责令全歼魔族二十万兵马、活捉呼延卓,圣命难违,君无戏言,诸位将军深知其利害。眼下,一是要拖延时间等待援军到来,二是完成圣命,全歼魔族活捉呼延卓。依连某之愚见,诱敌深入、合而围之,方能一举歼灭。”
连风啸话为说完,便遭来营帐中诸位将军的驳斥。
“住口,先让风啸把话说完。”宁秀呵斥道,营帐内鸦雀无声,他看向连风啸说道:“风啸,如何诱敌深入,又如何合而为之,你细细说来。”
“宁公,诸位将军,如今我军与魔族对峙与东海,若是想要全歼魔军,唯有两条路。一是荒火营的援军绕敌身后,与我军形成包夹之势,然而我军对魔族兵力部署并不清楚,偌大的东海魔族暗哨有几何,设于何处,此皆不明。若是荒火营的援军贸然深入,难免不被发现,即便避过了魔族的暗哨,我们又如何能保证这不是魔族故意为之呢?歼灭荒火营援军,再反攻我军,后果不言而喻。这第二条路,待荒火营援军汇合,与魔族大军直面交战,但很难将其尽数歼灭。”
“东海广袤,苍茫辽阔。我军并不了解东海这片海域,有岛几何,何处可以藏身。而魔族之兵对东海之了解,可谓是如数家珍。待我军与荒火营之兵奋力攻击之时,呼延卓见情势不对,无法力敌,完全可以撤军逃离,届时我等虽然赢了胜仗,却无法向圣上复命。”
“自魔族潜入我神洲境内数年图谋至今日呼延卓举兵来犯,我等太过被动。若是我军能能化被动为主动,那么一切战机便掌握在我等手中。上兵者伐谋,魔族勇武少谋,赢取这场胜利的关键在于谋而非力也。兵法有云,善胜者不阵,善争者不阵,善战者不败,善败者终胜。”
连风啸转身走到那副东胜神洲地图前,指着图上一处说道:“宁公、诸位将军请看,我军目前所驻扎之地,地势开口,易攻难守,若是我军能诱敌深入至此,进可攻、退可守。雷鸣险地林深茂密,终年瘴气弥漫,深处更有雷湖之险。我军每每至此处皆要绕道而行,那魔族大军不明地势,进入此地便会自乱阵脚,届时我军合而为之,魔族不战自败。纵有魔族能逃离陷地,我军以逸待劳,齐力攻之,他魔族纵有三头六臂,亦难逃一死。”
“此计关键在于诱敌,要令呼延卓相信,必须善败。善败而不大伤,败而有乱,乱中有序,不大乱、不过于秩序井然,拿捏得当即可。打而败,败则退。以溃之像迷其双眼,沿途再布置各类阵法,虚虚实实,不信他呼延卓不上当。如此这般,不仅可以为荒火营援军争取时间,同时还能以最小的损失,赢得一场大胜,众位将军以为然否?”
诸位将领听完连风啸的计策,甚为认同,唯有劳宽及几位以他为首的将领却极力反驳。靖国公宁秀不曾表态,他需要权衡利弊,棋差一招则满盘皆输。若此计能成,则皆大欢喜反则,三十万将士或要因此陪葬。圣旨措辞严厉,宁秀输不起,然而他最终还是决定采用连风啸的计策,诱敌深入、合而为之,一举歼灭。
一切准备就绪,陈国军与魔族前后经历十余场大小规模战役,且打且退,终退至雷鸣险地,呼延卓所率的魔族军队趁势追击,并无发现任何异常,尤其是陈国军所布置的各类虚虚实实的阵法,让呼延卓更是断定陈国军已无心恋战,一时间沾沾自喜,下令三军全力追击,最终进入雷鸣险地。
然而事情并未朝着连风啸所设想的那般发展,荒火营东胜王副统领与劳宽等几位将领忽然倒戈相向,靖国公宁秀和连风啸所料未及,陈国军大乱。恰巧这时,一支魔族军队和部分人族士兵突然来袭,陈国军不仅腹背受敌,而且祸起萧墙,十分惨烈。
乌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