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无二,在哈立德国王军事城,根本就没有能够为“攻11”提供维护保障所必须的恒温机库。
空军正在部署临时维护中心,不过需要足够的时间。
打击巴格达附近的战略目标,就需要动用其他力量。
只是,难度与风险都非常的巨大。
正是如此,丁镇南选择了不用担心伤亡的巡航导弹。
在此,丁镇南做了妥协,也就是把首轮导弹突击任务交给了海军,由海军舰艇发射巡航导弹。
也可以说是给海军面子。
毕竟海军出动了6支航母战斗群,派来上百艘大型战舰,总不能看热闹吧。
按照丁镇南的安排,海军将发射150余枚巡航导弹,重点攻击巴格达与巴士拉附近的伊拉克防空阵地。
简单的说,就是打掉伊军的防空能力,为随后就杀达的攻击机群开路。
这里面就包括了“攻11”。
虽然是隐身攻击机,但是“攻11”不是不会被雷达探测到,只是依靠隐身设计大幅度缩短了雷达的探测距离。说得直接点,只要离得足够近,雷达依然能够探测到,甚至能够锁定“攻11”。
在执行攻击任务的时候,“攻11”需要尽可能的避开敌人的防空雷达。
其实,这也是头号难题。
伊拉克的防空雷达实在是太多了!
按照军情局提供的情报,别说“攻11”,就连全程超低空飞行的巡航导弹,也未必能够顺利突破伊拉克防控网。因为飞行速度慢,而且沿设定好的线路飞行,所以巡航导弹在被发现后,极易被防空火力击落。不需要使用防空导弹,只是小口径高射炮就能够把巡航导弹打下来。
简单的说,巡航导弹的突防能力,主要在于隐蔽性与突然性。
所幸的是,伊拉克的防空体系并不是铁桶。
在覆盖了全国,而且以巴格达与巴士拉为重点的防空体系中,有一个漏洞。
在巴士拉西边,哈马尔湖的西南,纳西里耶的南边,面向沙乌地,只有一部负责远程警戒的防空雷达,而且这部雷达的部署位置比较突前,相邻的其他防空部队,离得最近的都在数十千米之外。
对付沙乌地的皇家空军,这样的部署没有问题。
面对帝国空军,这是一个致命的死穴。
简单的说,只要能打掉这部雷达,就能在伊拉克的严密防空网上,撕出一个可以让战机与导弹进入的缺口。
通过这个缺口,隐身攻击机与巡航导弹能够直奔巴格达!
只是,要想摧毁这座雷达站,难度也不小。
那不仅仅是一座雷达站,而是一支编制完整的防空部队,不但有雷达,附近还有3个防空营。
其中的一个营,装备了10多辆专门对付低空目标的自行高射炮!
这种产自骆沙民主共和国的4联装23毫米高射炮,号称是武装直升机的杀手。
关键还有,这部雷达是机动部署!
在遭到威胁的时候,能在5分钟之内转移。
显然,就算采用超低空突击,也未必能一举摧毁该雷达。
这里面还有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
丁镇南掌握的这些情报,其实都是在两伊战争期间,跟伊拉克关系密切的时候,由军情局获取的,最多也就是在这段时间通过侦查卫星进行了核实,因此时效性非常明显,未必靠得住。
也就是说,需要通过前期侦查来掌握准确信息。
要说的话,这也是“踢门行动”当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首先就得通过突袭,打掉那座至关重要的雷达,在伊拉克的防空网上撕开一条口子,然后“攻11”与巡航导弹为主的突袭部队由此进入,奔袭巴格达,一举摧毁伊拉克的通信与指挥系统。
在瘫痪了伊拉克军队的指挥网络之后,再由联军的空中力量发起打击。
丁镇南把这个极为重要,非常艰巨的任务,交给了自己最了解的部队。
没错,就是陆军航空兵。
不过,准确的说是陆军航空兵与陆军特种部队。
帝国争霸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