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母长年在外地工作,我学会一个人怎么生活。也许过得是比较辛苦,但是论自强自立,我自认比同龄人强。心态也比同龄孩子好一些。因为父母不在我身边,很多东西我都是自己学会的,心态也是自己调整,我不会觉得别的小孩不和我玩而孤独,也不会觉得无聊,自己会自己找乐子。他们希望我好好读书,我就知道把成绩提上去了,我就可以随便玩了。
长大后,莫名其妙的被老师们格外关怀,理由是我们是留守儿童,需要关爱。我那时候无法理解,我并没有不快乐,也不觉得自己过得不好,大人们一直强调,作为留守儿童的我们有多可怜,后来我也逐渐觉得我很可怜了。
至今还有人责备我,再苦再累,也应该带孩子在身边,这样才能陪着孩子健康成长。说这话的人激动万分,巴不得代替我去照顾孩子似的,实际上也不会替我照顾孩子。我很无奈。
孩子做了一些事,我气坏了,这个调皮捣蛋的,怎么总是给我闯祸?冷静下来,就发现,孩子又没有做错什么,这些事,也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就是不清楚我为什么会在那一瞬间发那么大的火。我蹲下来和孩子道歉,他问我:“那我还可以再玩一次吗?”我问他为什么一定要再玩一次?他歪着脑袋告诉我:“我就是想再玩一次。”我突然觉得,也没什么了不起的,但是孩子会因此而开心。
以前吵架,大多是因为钱。我买了很多东西,厨子觉得没必要,比如两个人都不会弹的钢琴(但是我想学),厨子觉得不划算的沙发,很久才用一次的护肤品,不会化妆还要买的化妆品,很久才穿的到的鞋子……我们在消费观上持有的看法相差甚远,以往我总是一一跟他解释清楚为什么要买,后来一句话:我又不花你的钱!
这话一出,自然要吵架。我妈来的时候,他和我妈在抱怨,我妈已经无可奈何的对他说:“你别对她这个事情有那么大的情绪,她爱买就买呗,你就让她买呗,买够了什么都不缺了,没钱了,自然不就消停了吗?”厨子一听,没法反驳。
厨子不再管我,我仍然买买买。真像我妈说的那样,买到什么都不缺了以后,发现没什么可买的了,就觉得逛街逛网店是件无聊的事情。
遇到很多事情的时候,不必把情感放大,情绪别太深刻。很多事情都没有什么大不了。
吵架的时候不必放大自己的委屈,不必放大别人带给自己的不满。离别的时候,伤感的心别太强烈。
键盘上的F7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