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四个班级里面,由于甲班学生资质最好,可结果依然不如人意,考虑到这点,方然给其他班级出题时,难度也降低不少。
今日这一份试卷,难度就根据乙班的进程,稍微降低了一点点,并不多,但这还是让一些学渣哀嚎了。
其中算学考试最难的依旧是最后一道应用题,两个村子合修一条水渠,根据每个村子灌溉面积不同出工,其中一个村子出工少了,就拿钱来抵。
与那甲乙两马车的题目也是异曲同工,都是题干设置了陷阱的数字题,很多学生遇到这样的题目就抓瞎了。
方然也听闻这两日因这考试一事,在城中,挨揍的少年们也是不少,用一句话来概括最好不过——几家欢乐几家愁。
他给鸿运书院的这三个班级考试,每个班级的试卷都各不相同,分(一)、(二)、(三),总共三份。
这三份试卷,也是他自打他下定决心以后,就开始着手准备的。
试题是他自己出的,其中一部分资料摘自系统中一些用声望值兑换的书籍,由于系统中书籍数量庞杂,也是颇费了他一番功夫进行筛选。
再结合唐朝以往的试题,摘录出再综合一下出来给这些唐朝学子们用一用,也是足够的。
至于雕版,方然就完全交由院长负责了,这事对于鸿运书院来说是一本万利的,从现在大街小巷谈论的内容,都是关于鸿运书院的考试这一点就能看的出来。
现在并州的学子们最关心的就是鸿运书院的试卷。
毕竟书院招生并不多,不少学子往往只听说了消息,尤其是考过的人越传越邪乎,也不由引得其他学子更加好奇。
而且那个百分制也很有意思。
以前士子们充其量也是各自评比一下诗词,但除非遇到极其优秀的,一般也没有太过明显的差距,顶多是有个高下之分,谦虚几句这事也就过了。
可这明晃晃的分数可不同,成绩如何一目了然,每个人的才学即使不能用单纯的分数体现,但也能了解大概了,这也是士子们会如此心的根本原因所在。
凡人大多有个攀比的心理存在,知道别人的分数之后,就更想知道自己的才学大概能排到哪了。
或许也正是因为这点,试卷引起的反响越来越大,不少学子已经联名鸿运书院请求加印试卷卖给他们。
方然对于这点早有预料,在王博儒院长询问他的意见时,他马就同意了。
随后他就派族里一个书店的掌柜开始办这件事。
书店掌柜显然非常清楚卖试卷有多大的利益,所以在方然还没提的情况下,就主动说要把最后的利润与他四六分。
掌柜本来是想要让方然得六成的,只不过被推辞了,可在他看来,这试卷本就是方然创造的,这个比例分成也很正常。
不过方然觉得自己没出一分钱,拿四成就已经足够了。
由于他太过坚持,掌柜最后只能遵循他的想法。
书店掌柜知道,这回这个试卷,可以多印一些出来没关系,定是不愁销路,南来北往的学生那么多。
更何况过了冬季,可就到三年一次的春闱了,这份试卷在这个节骨眼出现,就证明他一定会热销。
据说就连长安城的学子们也听到了消息,正打听怎么买这些卷子呢。
而为了保证印刷品质,书店掌柜还是选用了一种相对比较细腻一点的纸张,裁成与雕版一样的大小,每张纸的成本约莫三文钱,加墨水的成本,不足两文,这一份试卷总共八张,定价三钱银子。
寄卖地点就是书店。
这书院名为铭心书店,在多地都有分店,属于太原王氏主支的资产。
主支对于这次试卷也十分看重,所以不遗余力的为方然宣传。
由于长安城的铭心书店是总店,所以这些学子们竟和方然所在的安城一样,都是第一时间得到出售的消息。
对于铭心书店来说,这个买卖虽然没有太大赚头,但他们也是很愿意做的,像他们这种开书店的,尤其又是要做文人的生意,自然就想把书店gao得更有文化气息一些,但又要有本身的杀手锏。
从赘婿到工业之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