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部尚书及五寺寺卿得到皇上的口喻后不敢慢怠,各自匆匆地往紫禁城里赶来。
朱厚熜上得朝来,见下面站着的各部要臣都是气喘吁吁的样子,他心中才稍有宽解。
“各位爱卿,近日京城流言蜚起,更有正典礼第二疏在民间传诵,今日朕召集各位爱卿实是商讨这正本清源之良策。”嘉靖帝待从大臣参拜完毕,就朗声说道。
待朱厚熜说完,杨廷和便率先开了口。这个时候为了稳定自己阁老集团一方的军心,他必须冲到最前面,此时也正是自己再立新威的时候。
“启奏皇上,本首辅在继嗣继统的流言再起之时,就已查明此为去年持异端学说的那一帮投机文人所为,请皇上下旨将那帮邪忤之人和盗世欺名之人严惩。”杨廷和这一招是斧底抽薪之策,只要把南京的张璁等人除去了,那流于民间的传言日久必散。
“杨爱卿,你是首辅大臣,朝典礼仪你也是最清楚不过的了,这流传于民间的正典礼第二疏可有谋反之意?你奏请朕下旨弹压,可是怕了那持有异说的天下文人?”嘉靖帝这一次也是准备充分而来,他怎可能被杨廷和所吓倒而退缩。
“皇上明鉴,本首辅岂会忌惮那帮不入流的酸文人,本首辅早已安排下那持异说的代表人物,不日就会在翰林院开坛辩法,以此告知世人何谓正礼。”
杨廷和自从上次在朝殿上自称“老臣”被朱厚熜羞辱一番之后,他以后便改口自称“本首辅”了。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在杨廷和的骨子里,他不仅认为自己与这满朝的文武官员要有区别,更是认为这龙椅上的小皇帝也是自己选任的,这嘉靖帝也应对自己感恩有加。
嘉靖帝虽听杨廷和在自己面前自称“本首辅”不舒服,但他也不好怎么发难,所以一直以来也就压着不发。
“异说的代表人物,那是谁?可有参加了这民间流传的正典礼第二疏所书?”
大明宫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