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野心颇大的柴进
一晚招募了20名手下后,杨毅着实也是有些困难,给这20个新来的手下安排了营帐之后,杨毅也是回自己的船舱休息去了。
一大早醒来之后,杨毅看着窗口传进来的阳光,也是不由想道:“还是要尽早找一个容身之处,这整天呆在船,也不是那么回事儿。”
说到这里,杨毅便想起了系统之前的新手大礼包当中的那个小城建设令,或许安身之所很快也就有了着落了。
不过想归想,杨毅暂时倒没有打算把那块小城建设令就那么用了,一个是现在没有合适的地方去安顿这座小城,另一个问题则是杨毅觉得这个小城建设令或许还有继续开发的潜力,他心中有那么一个不是很成熟的想法,或许在接下来是可以实施的。
收拾了一下自己的个人卫生,杨毅来到了船舱外面,此时已经是午七点,天不过刚蒙蒙亮。
而在水寨边的岸,杨毅手下的士兵们已经是开始了今天的训练。他现在手下这些士兵,除了那些强的不像话的铁鹰斥候之外,大部分都是来白衣水兵和重弩手。
这些士兵们想要保证他们的身手,训练自然是不可以没有的,相反的他们的训练还是非常频繁的。要知道东汉末年,汉王朝实施的还是征兵制,所以每个适龄男子的,都是要进行半军事化训练的。
这套制度也算得是战国遗风,毕竟在那个充满战争的年代,无时无刻都有人要走向战场,再加秦国商鞅变法之后军功爵制确立,那个年代各国的军事动员能力,无疑都是相当强大的。
毕竟仅仅长平一战,秦赵两国出动的兵力恐怕便接近百万了这样的动员能力,这对于后世的王朝来说,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当然了,征兵制也是有自己的坏处的,一个是容易导致地方豪强势力过强,容易造成干弱枝强的局面,另一个便是如果国家长期承平,这种兵制只会使得国家内部矛盾增大,毕竟之前可以通过扩张通过战争,转移一定的内部矛盾,而在扩张到一定限度之后,这个矛盾则只能是内部消化了。
再加后期王朝国土面积不断增加,以及为了防止武官势力过强,这种制度也就慢慢的不再实行了,于是后来的唐朝实行了府兵制,宋朝实行了募兵制。都市图将原来的义务兵转换为职业兵,只不过双方在后期都遇到了一定的麻烦罢了。
当然主要还是后期王朝在扩张到一定程度之后,失去了进取的想法,同时为了防止军队作乱,慢慢地移除了尚武精神所导致的军队作战意志的降低。
北宋初期还好,那些军队都是跟着赵大打过天下的各方面自然不差,但随着时间推移现在的宋军虽然规模庞大,其中能打的精锐却是少之又少。
就拿汴梁城的那80万禁军来说,其中又有多少是可以随时拉出来打仗的精锐呢?这需要大大的打一个问号,就算是号称精锐的西军。
北征辽面对一个日薄西山的老对手,居然还吃了败仗?就这样的军队,你拿他守城或许还行,想要靠他进攻那简直就是做梦。
当然了这也有这些士大夫,不将这些士兵当人的缘故,毕竟除了俺大怂之外,有哪个国家的军队会如同囚犯一样要在脸刺字?这样的待遇,有多少士兵会为了这些人去拼命呢?寥寥无几罢了。
这恐怕也是金军攻破汴梁城之时,那八十万禁军居然几乎没有抵抗的原因吧,或许在他们看来,统治他们的是何人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
现实往往就是如此无奈,也就是如此的现实,空喊口号永远是成不了事的,所以才会有那句,百无一用是书生。
当然了这里的书生,指的自然就是那些只会读死书,且除了争权夺利之外啥都不会的书生。
例如诸葛孔明,萧何,荀攸这样的书生,那来的再多杨毅也不可能去嫌弃的呀。
心里想着这一件件的事儿,杨毅正打算下船,另一边的花木兰,却是端来了早饭,前来说道:“主公,这是今日的早膳,请用。另外吕明将军外出已经回来,共活捉十四名山匪,我军轻伤三人。昨日一战我军并无阵亡,只有11人受伤其中一人重伤,大多伤于流矢。”
从北宋开始的无上帝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