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行审案,独出心裁。
百里良骝没有学过审案断案这套东西,法律条文他也不懂。
不懂的时候装懂就很容易闹笑话。
他呢,反其道而行之。
不懂就是不懂,坚决不装懂
不但不装懂,而且还反其道而行之。
就是对不懂,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也就是既然不懂,就打破常规,一切都不按常理出牌。
我自己都摸不准我的脉,你被审问的人就更别说了,想都不要想。
他的第一招不按牌理出牌就是把相关人员捆在一起同时审理。
那两个押送人员,是被纪委的两个处长分别审理的。
这些百里良骝把他们一分为二。
不死两个押送人员一波,两个处长一波。
而是审问和被审问的放在一起。
第一组的那个押送人员姓姬,那个审理的处长姓侯,因此百里良骝就给这个组起了个绰号,叫作鸡猴是不到头。
二人一起被带了上来。
那个姓姬的还好,情绪比较稳定,他本来就是被审问的角色可是那个姓侯的简直气炸了肺。
他本来是非常冷静能够隐忍的人,可是百里良骝这样的倒行逆施他实在受不了,就是死人都能气活。
何况他不过就是性格冷静点而已。
于是,他的脾气砰然爆发,椅子也不坐,噌楞站了起来,指着百里良骝大骂。
百里良骝稳坐高椅,岿然不动。
其实百里良骝并非胡闹。
他虽然不是法官,也不是检察官,但是他是祖传管理大家!
这个专业在古代,就是行省总督、州府一把手的角色。
这个角色的第一首要职责,就是审案判案,比如历史上最着名的判官包黑子,就是开封府一把手。
还有什么狄仁杰、王安石等人,都是政治大家又是精明的断案高手。
他们能行,难道百里奚以至于后面百里家族的经营们不行?
如果不行的话,他们如何解决那些更加复杂的管理问题?
难道判断那些高级管理人员之间的是非对错比那些犯罪不犯罪的简单是非问题容易吗?
换个角度思考,是按照条文黑白分明的法律条款绝对是非困难,还是按照实际情况灵活分析然后判断是非困难?
答案是不言自明的。
管理问题的难度比那些法律问题的难度高一百倍!
因此,百里良骝以他管理传家的底蕴审理判断这样的一些事情,简。
直就是小菜一碟。
他采取的这样的一种混合方式,实际就是一种大而化之的方式
大而化之,简单地说,就是把原来的矛盾双方,放在一个更大的范围内思考,把二者之间的矛盾给化没了。
也就是说,那个鸡猴两个人的矛盾,变成了一方,从二人的共同立场上来说,老鬼子是二人的共同敌人,因此,共同对付那两个老鬼子,才是两个人最大的利益所在。
因此,大而化之,就把二人的矛盾给搞没了,把二人的利益扩大了,同时也就让敌人的头大了。
其实,对于百里良骝来说,就是他一个经理召开两个管理团队的成员开一个问题分析会。
目标就是解决那两个老鬼子无故缺席的问题。
等那个什么侯处长知道他自己不是处于被审讯的地位的时候,给他点钱他也不会再骂了。
他气也撒了,还吃一堑长一智,买到一个教训
等到百里良骝把前后顺序里得通畅,觉得这样的事情和解决管理问题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就正式开始。
追求永生路迢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