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李恪一一将《论语》中的为政篇都是背诵完毕,李世民已经是半天没有回过神来。
李恪现在才七岁,而据李世民所知,李恪之前根本就没有系统的学习过,也就是在杨妃的教导下知道一些比较常见的字。
而且作为一个七岁的孩子,又怎么可能将《论语》一直不露的背下来?
因此,这样的行径无形中就是让李恪方才的话可信度更加高了一分。
旋即沉吟了少许后,李世民又是问道:“老三你说你是在梦中学的这些,那梦中教你那人,可曾袒露过自己的身份?或是说过为何要教你这些吗?”
李恪歪着脑袋,好像是认真在思索一般。
等到差不多几分钟后,才是一副恍然的样子道:“对了,我想起来了,在第一次进入那个灰蒙蒙的梦境时,那道声音就是说过什么是李家先祖,念李氏后人乱世之中建于江山不易,以此教授这些东西以资江山稳统,亦为杜绝以后李氏子孙同室相戈。”
说到这里,李恪还是挠了挠头皱了皱眉问道:“父皇,这话前面儿臣还能明白,但这同室相戈却又指的是什么啊?”
听完李恪所说的,李世民已经是整个人如遭雷击,直接顿在原地,面色也是不禁大变。
当初李世民为了建立大唐,迫不得已之下,弑兄夺位,这次啊是有了现在大唐的太平盛世。
但对于这件事情,知道的人虽然不少,但至少长安之中却无人敢随意乱传。
即便是太子,也绝对不知道当初玄武门之变的具体事情。
更不要说是才刚刚满七岁的李恪了,整个皇宫下哪里有人敢在李世民的眼皮子底下乱嚼舌根?
“李家先祖,杜绝同室相戈........”
不由的,李世民不自觉的念叨着这两句,神色也是带着几分恍惚之色。
看着李世民此刻的神情,李恪低下头的时候,眼中一抹得意之色一闪而过。
李恪身的挑衅系统可以瞒得住,但一些远超这个时代的一些知识却不是永远能够瞒得住的。
因此,与其后面暴露的越来越多引得李世民心中生疑,倒不如提前先想好一个理由提前铺垫好。
这也是昨夜中李恪思考了大半夜最后才是想好的。
毕竟是在古代,封建迷信终究是难免的事情。
比起其他的理由和借口,再没有利用古人的封建迷信来的更加容易让人接受。
为此,李恪甚至是将原本在整个长安都是杜绝提及的玄武门之变的事情都隐晦的提了出来。
但现在看李世民的反应,也不枉李恪昨夜苦思良久。
等到好半响之后,李世民方才是缓缓回过神来。
但其眼中,此刻已经是神色奕奕“祖宗保佑,没想到竟然是李氏的列祖列宗在天之灵保佑,难怪小三你这么小的年龄,竟然已经是懂得制盐之法,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啊!”
若是换了其他人,只怕李世民根本就不会相信这等荒谬而虚无的言语。
但偏偏说这些话的人是李恪,自己懵懂年幼的小儿子。
而且若非是真的如同李恪所说,试问李恪所知道的制盐之法,所背的《论语》以及指点御厨烧出来的那些美味佳肴又是何人传授的?
因此,在这种种的因素之下,李世民又如何能够不相信?
毕竟李世民可不相信才区区七岁的李恪,敢在自己的面前编出这样的谎言来。
自然,这件事情在李世民看来绝非虚妄。
想罢,李世民又是看向李恪,“老三,你老是告诉我,是否每晚你入睡之后,都是会在梦中受到先祖的教导?”
李恪摇了摇头“不一定,有的时候接连一两天夜里都会出现在那个灰蒙蒙的地方,有的时候也是要间隔好几天。”
闻言,李世民沉声道:“既然如此,老三,你又如此机缘蒙受李氏先祖垂青,得到这梦中相授的机缘,以后凡是先祖教授过你什么,不管什么何时何地,你都务必第一时间给朕说明。”
李恪歪了歪头“若是父皇在早朝呢?”
大唐之神级熊孩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