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在晚饭之前,母亲带着略显疲倦的笑容踏进了家门,父亲叕不回来吃饭,这就是五更家的日常。
这其实也是经济不景气造成的影响之一,就业困难不仅仅是工作难找,还包括已经就业的劳动者,需要忍受女人当男人用,男人当牲口用的严酷压榨。
不忍受怎么办?上有老,下有小,说不定还有多少年的房贷,只要薪水高于红线,哪怕别的什么都在红线的边缘反复横跳也认了——包括生命。
人如果不能拥有想要拥有的那些,单单只是活着,反倒生不如死。
尚且年幼的孩子想不到这些,就算懂事也只是因为被教育得很好,会乖乖听话。但从琉璃日常的言行举止,以及自己和她罕有的几次思想碰撞中,楚连知道她已经可以真正地体谅父母了。
所以她才没有半分怨言地穿着朴素的运动服,替母亲承担了大部分的职责,不光是料理、浆洗、扫除等家务,还弥补了妹妹们缺失的关爱和照顾。
只是她在这种困窘的环境里,仍然坚持着“无益”的兴趣爱好,打工的钱好像也都花在了这上面,而不是交给父母或补贴家用。
如果换成楚连,自然会做得更好。他不会去搞那些需要额外花钱的兴趣爱好,更会抓紧还不用亲自为生存奔波的宝贵时间,学习学习再学习,尤其要把成绩这块敲门砖提得高高的。这把利器最大的用途是用来竞争改变命运的机会,而不是别的什么,它不仅是为了检验学习的成果,更是为了筛选优质的、值得培养的人才。
事实上,楚连一直都是这样做的。
儿童福利院毕竟只是儿童福利院,要说“人均”的生活条件,其实还赶不上能够单独租一个带院子平房的五更家。虽然他不曾挨饿受冻,也不必为了学杂费和生活费担心,但是除此之外的一切,几乎都是没有的,可以自行支配的零花钱更是想都别想。
在表面上看,只要社会能够切实保证这样的投入,社会抚养甚至可以完全取代家庭抚养,就像某些科幻作品里描绘的未来那些。
但是!
且不说缺乏真正的亲人关爱的儿童是否存在人格上的问题,单单只是学习……或者说考试的问题,只能享受最基本教育投入,没钱上好学校、没钱报补习班、没钱买更多更好的教辅材料,就意味着在竞争中处于绝对的劣势。
毕竟在理论上,假设其它方面的能力完全相同,钞能力便会成为唯一能够左右战局的关键。
所谓的靠头脑、靠勤奋,面对优秀遗传基因带来的高智商,严格家庭教育造就的被迫勤奋,以及持续的精英教育投入所积累起来的竞争优势,就像用一柄利剑劈一座大山,只有手持传说中的神兵仙器方能破之。
因为竞争的本质是比较,是在强与弱、美与丑、富与穷之间做判断,无论比较的内容是什么,更符合要求的一方,必然胜过不那么符合要求的一方,如果有其它影响判断的考量,当然也必须纳入比较的范围内。这是最基本的逻辑,否则也没有比较的必要了。
所以楚连只能让自己变得更强,如果弱的地方无法补足,那就只能让强的地方更强,直到撞上竞争的天花板。那代表此次竞争的极限,高于天花板的强度,不会再增加竞争的优势,继续投入时间和精力也没有意义——比如高考满分。
楚连觉得,五更琉璃其实也明白这个道理,强的胜过弱的是正常人都明白的基本规律。那么,她为什么会放弃在学习上不断努力、加倍努力、头拱地也要努力呢?
可能是因为懒,因为贪玩,因为没有兴趣,因为教育成本太高,因为学成以后也改变不了现状,因为到时候就算改变也已经晚了……
但更加直接,也更加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没有赢,也看不到赢的希望吧。
如果一直以来的实践结果都在反复证明,无论自己采取何种方法,付出何等努力,最高只能取得900~1000的劳动成果,那么放弃1000以上的期望,并且根据自己的需要,在1000以下选择一个能够接受的投入,获得至少能够满足需要的产出,这样的判断和选择有哪里错了吗?
科学孤儿不青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