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仲在崇祯质疑后,不但没有收敛,反而更加语出惊人。
“百万?…….薛卿所言非虚?”
百万粮食和白银啊,当崇祯听到时都有些懵了。
今年诸省赋税和三响银两交来的不过八百多万两,而两广的每年缴的粮赋也不过百万两。
若薛仲所言非虚,那这些粮饷一旦能落实,那自己也能豪气一把,中原流寇覆灭也不过是时间问题了。
“万岁,臣绝不敢妄言,陛下可与臣定下一年期限,明年九月前,臣必定通过海运往国库中存放百万石粮草,百万白银,若是逾期,臣自当受罪。”
薛仲一字一句的正声说着,说道最后,云台门周围都能听到薛仲的声音。
“这家伙…..”听着薛仲吹下这么大个牛,薛濂恨不得去给他一顿毒打,这可是云台门啊,在这吹牛的基本都在地下了,你是嫌下面不太热闹呢?
“万岁!臣已制定方针策略,明年年底,两广兵马最少可有五万,若是中原流寇仍然四起,那臣便能带五万人马与粮草北支援孙大人,两方夹击,再留下少许人马以粮草布施百姓,中原流寇转眼便可平定,待我朝休整数年,大军直接通过辽西走廊兵发建奴,而臣率十万兵马自海袭击建奴,陛下只需忍耐数年,臣必定与孙、洪二位大人平定不臣之师。”
“这小子….干嘛扯老夫啊….”
洪承畴听到薛仲的话,立马觉得牙疼,原本以为薛仲是可塑之才,却没想到今日口出狂言,估计明年秋收之后,薛仲这个名字就要消失了,想想,洪承畴还觉得有点可惜。
“不知陛下可相信微臣!”
说完自己的方针策略后,薛仲直接抬头注视着崇祯。
不是他狂妄,而是薛仲知道,此时的崇祯那是为了救大明朝,什么要求都敢答应。
两广在朝中的势力弱小,而且每年赋税基本都缴甚少。
用两广总督赌一赌大明的未来,就算崇祯不相信薛仲,那也不会责罚薛仲。
毕竟有功在身,如果崇祯不相信薛仲,那薛仲只能老老实实呆着,等清军入关后带着海南卫的人马还有阳武侯府的老老少少去美洲或者澳洲了。
“薛卿……朕信你!”
听着薛仲的话,崇祯久违的想到了几个人,孙承宗、杨嗣昌,前者常常直言献策,只是崇祯那时过于年轻,在被朝文人忽悠几下后,将朝堂敢说话做事的都弄走了。
后者杨嗣昌虽然没有如自己心中所想一般平定流寇,但每当崇祯问策时,杨嗣昌却不会如朝堂的诸臣一样搪塞自己,就算他不懂,也会为崇祯举荐人才,但这二人都已逝去……现在的朝堂,连出言献策的大臣都没有了,想到这里崇祯不禁懊悔,当年的所作所为。
“王承恩!拟旨!今海南卫指挥使薛仲北辽东,屡破建奴,着升其为两广总督,兼任两广巡抚…..两广治内不法官员皆可查实后表替换,另赐其尚方宝剑,其治内官员皆有先斩后奏之权,望其不负圣恩。”
说完这些后崇祯缓了口气,接着说道“封孙传庭为陕西三边总督,兼任五省总督,总督中原剿寇事宜,另从内库中拨调二十万两,编练新军。”
“原蓟辽总督洪承畴,虽轻敌冒进,导致被围松山,但后与孙传庭鏖战虏首,将功抵过,现仍任蓟辽总督,重新编练新军,重整九边诸镇,新军粮饷待年后漕银到京,再行拨付。”
“终于成了”
薛仲看着崇祯一口气下达了三封旨意,虽然这些圣旨还没经过内阁的批准,但薛仲可不管这些,兄弟背景大,不经内阁批准又怎样?拿着中旨我就不能干事了?
“诸卿….朕与这大明,就指望诸位了…..”说话间,崇祯亲手将盖好大印的圣旨交到了三人手。
“臣….不敢辜负陛下圣恩!”接过圣旨的三人,当下便跪拜行礼。
事情弄完了,崇祯也没有留几人用膳,兴许是这些日子过于操劳,交过圣旨的崇祯挥了挥袖子,薛仲几人便退出了云台门。
明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