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大华走了之后,张小丫又将浸泡的两批橡子都换了一次水。
“小丫,中饭想吃么事?”因为有砌匠和木匠做活儿,要包中饭的,不能像平素娘仨那般随便,霍氏还没到做饭的时间就愁了起来。
这也是昨日没等张小丫镇上买砖回来,她就那么急将冯家说亲的肉给炒了的原因,两个大劳力呢,总要有两个菜端得出手吧?
昨日中午她就大葱炒了个肉,另炒了个野菜,野菜还是临时去田埂上找的。
张小丫自然也晓得这些,想了想,问霍氏:“冯家的那五斤肉还有剩没?”
“还有一半的样子吧。”
“那我们包包子吃吧,上次我买的两斤面粉不是还没吃吗?林婶给的好像也还剩一点点,那东西也要早点吃的,以免生虫。另外,再煮点番薯粥,肉包子配粥,不要太好,又好吃又好看,最重要的,免得搞别的菜了。”
霍氏点点头,觉得此提议不错,在农家,肉包子可是稀罕物呢,在吴砌匠和薛木匠面前那多体面。
“我去林婶家问问有没有粑酵子。”
张小丫反应了一下,才明白过来霍氏说的粑酵子是何物,是用来发酵面粉的,类似现代的酵母粉和自发粉。
“嗯。”她点点头,她都差点忘了做包子要用这个了,那看样子,包子还不一定包得成。
霍氏带着毛蛋出了门,张小丫去看了会儿吴砌匠搭灶台。
经过昨日一天,今日半上昼,灶台已经搭得差不多了,吴砌匠正在用刮铲弄黄泥补砖缝。
“吴大伯,是不是下昼就可以安锅了?”
“嗯。”
“灶好了一般晾几日能用?”
“这种季节晾个一两日就可以了,不过,你家的灶房还没盖起来呢,按理原本应该先砌烟囱的,现在只能等你灶房盖起来,瓦弄好了,我再砌烟囱,所以,等你灶房盖好了,灶台肯定能用了。”
“哦哦。”
那明儿个去卖橡子凉粉,顺便就将瓦买回来。
“你家也是行时啊,这两日天儿不错,灶房没盖我也可以灶台先搭,要是落雨,我就搭不成了。”
“是啊。”张小丫笑。
她家行时吗?
没多久霍氏回来了,还真弄到了粑酵子。说是林家没有,遇到了刘铁匠娘子,她随口问了句,没想到人家还正好有,她就去弄了点。
娘儿俩个便动手做饭,。
霍氏将上次林婶给的还剩下一点的那些面粉全部倒进盆里,又将张小丫买回来的面粉一点点往里加。
见霍氏一副舍不得,生怕弄多了的模样,张小丫笑:“总共才两斤粉呢,怎么地也得倒一半进去吧。”
霍氏叹气:“人多真是不经吃。”
面粉倒好,加水,她开始和面。
张小丫就准备肉馅儿。
目测冯家送的肉还有两三斤肉的样子,张小丫留了一半。
将肉洗净,肥瘦分开,先切瘦的,片成薄薄的片儿,再将片切成细细的条儿,再将条儿切成丁。
肥肉亦是如此。
然后就肥瘦混合一起剁。
剁烂以后再加入洗好切好的葱花一起剁,加入盐,调匀,手指捻起一点点,伸出舌尖舔舔试了试咸淡。
包子馅准备好了就放在一旁腌着,等面粉发酵的时间,先煮番薯粥。
又是娘俩分工,一人把火,一人洗米切番薯。
番薯粥煮好,面粉也发酵得差不多了,用手指摁摁,能回弹回来。
娘俩便一起包包子。
从未见过包包子,毛蛋也跑过来凑热闹,撵也撵不走。
“去去去,先洗手。”手占着了,张小丫用屁股拱拱小家伙。
毛蛋跑到水桶边,将手伸到里面摆了两摆就回来了,霍氏怕被他搞作了浪费,扯了一个小面团给他,不让他碰别的:“这面团你随便做么事,捏猫儿捏狗儿都行,捏好了蒸给你中午吃。”
有东西玩,小家伙终于不再捣乱了。
农门俏媳种田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