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个菜,瘦肉炒好就是蒸饭了。
霍氏将筲箕里滤好的米饭倒进锅里,周边洒一些清水,盖严锅盖。
张小丫往灶膛里添了一把柴,想起那两个包子,连忙去拿了过来放在锅边。
不一会儿,锅盖四周就上了大气,霍氏示意她:“可以歇火了,再焖一会儿,就准备吃饭。”
“嗯呢。”
这是穿越过来后,张小丫第一次吃上米饭。
虽然只吃了半碗,但加上一碗锅巴粥,再加上些菜,那也是最饱的一次。
霍氏跟毛蛋也是吃得特别开心,尤其是毛蛋,几时吃过包子,还是肉包子,汤汁流在手上,小家伙将自己的十个手指吮了个遍,“嘬嘬嘬”吸得老响,看得张小丫又难过,又想笑。
“毛蛋,下次姐姐去镇上再给你带肉包子吃,好不好?”
“好。”小家伙笑得眉眼弯弯,眼睛里就像是坠入了夏夜的星子,满是希冀憧憬的光。
**
翌日的早饭是番薯粥,虽然放的米很少,但比光番薯不知强多少倍,娘仨吃得很心满意足。
吃过早饭,霍氏收拾碗筷,张小丫背起竹篓准备出门,“娘,我去东山采橡子了。”
“等我一下,我跟你一起去。”霍氏麻利地将三人的碗筷洗好,拿抹布揩手。
“你不是要种小麦吗?麦种已经买回来了。”
“那个不急,早一日晚一日,无碍,”霍氏扔了抹布,一手提起边上的一个竹篮,一手招呼毛蛋,“走,跟娘和姐姐去东山玩。”
张小丫想起东山山高林密,路都没有,自己上去都很艰难,毛蛋还那么小。
“娘,算了吧,我一人去就好了,那路很不好走。”
“我晓得,没事的,就让毛蛋在山脚等我们就好了,他很听话的,我经常将他放在哪里让他一个人玩,他也不会乱跑。”
见霍氏执意要去,门都锁好了,张小丫便没再说什么。
娘仨一路往东山的方向走,沿途遇到不少扛着工具下地干活的村民。
寒暄的话无非就是老一套:“吃了吗?”“做么事去啊?”
吃了。
找点野菜去。
所不同的是,大家落在张小丫身上的目光变得跟以前不一样了。
有欣赏,有怀疑,当然,更多的是探究。
毕竟从傻,到不傻,再到聪明,这个跨度可不是一点点大。
到了东山脚下,霍氏找了块干爽的空地让毛蛋在那儿一个人玩,又叮嘱了一番毛蛋,娘俩便上山了。
东山上橡子树真的多,密密麻麻都是。
“娘,暂时还没找到合适的晒场,我们就专门拣已经裂开的橡子采,这样也能节省掉晒的时间。”
“好。”
反正无人采,橡子多得很,裂开的不少,掉在地上的也有很多裂开的。娘俩一人摘树上的,一人捡地上的,不大一会儿,就轻轻松松装满了背篓和竹篮。
恐被别人看到,张小丫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抹布盖在背篓和竹篮上,娘俩这才一人捡根木棍杵着,小心翼翼下山。
还没到山脚下,就听到了孩童的哭声,娘俩一惊。
“好像是毛蛋。”
“是毛蛋!”
不知出了何事,两人都变了脸色,也顾不上脚下的路了,都扔了手中木棍,心急如焚往山下赶。
张小丫毕竟年轻,又加上前世是有身手的刑.警出身,所以,就算背了满满一篓子橡子,也比霍氏跑得稳且快。
见霍氏滑了两次都险些摔跤,张小丫干脆将肩上的篓子往下一卸,放在地上:“这样不是办法,娘,你不急,我先去看看。”
负重赶路不是上策,毛蛋要紧。
话还未说完,已拔腿往山下跑,一溜烟儿就不见了人影。
远远地,张小丫看到一人蹲在毛蛋跟前,不知在跟毛蛋说什么,还是在对毛蛋做什么,因为是背对着她的方向,也看不到对方的正面,从背影看只知道是个男人,身量很高。
毛蛋依旧在哭,哭声震天。
农门俏媳种田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