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始终为道法,三关之后有云天。
这句歇语在民间鲜为人知,但在九宫十三院里却极为盛行。
九宫指的是人间最为盛行的九大修行宗派,而十三院,便是这些宗派开院传道的主要场所。
十三院里,道儒俩家各占俩院,分别位于北泽与西晋,实力最强同样开支扩散的最为繁茂,为众院之首,其他例如纵横,阴阳,兵家等七家各占一院,最后剩余俩院则有剑修守护。
至于为何其他家都是占据,而唯独剑宗是守护,齐妙猜测可能与剑修特立独行的性格有关,所以并没有在意。
南疆有俩院俩宫,一为兵家本宗所在的汉宫,一为阴阳天师所聚的上阴宫,其中兵家开宗传术的学院名叫六韬院,阴阳术传业授道的学院名叫三莲院。
陆缠山所在的宝莲山曾是原三莲院的本院,后来因为某些原因被剥去了立院的资格,阴阳术不同其他,流派极多开枝极散,而且多带着商人的世俗市侩,这些年里没少羞辱出自宝莲山的天师,陆缠山因为一直没出过山,没接触过除本山之外的天师,对此感触不深,倒是他的师傅每次谈及此事都长吁短叹,满腹的辛酸。
好在山内底蕴还在,还有几位意莲老祖宗坐镇山头,不至于让偌大一座宝莲山沦落的需要瞻人鼻息的程度。
不谈宝莲山上的是是非非,反正那些事情与他齐某人远的很,他现在连人间的鸡毛蒜皮都管不干净,更何况修道者你争我夺的破事呢?
齐妙现在只想弄明白自己到底是怎么一个情况。
按理说,他没有接触过这个世界任何的修行,不可能极短的时间里学会《拘神》法,但事实上,从刚开始研修到参透整部拘神谱,齐妙大慨也就是读一本书的时间,这种情况哪怕用天资纵横来形容都不合适,什么境界的修士修什么境界的术法,这是天地间恒古不变的规矩,更是人间一直以来的大理,齐妙此举,无疑打破了这个规矩,更不跟这个世界讲任何道理。
就如同一个三岁的孩童,只是看了几本奥数解析,学了几个简单算式,便一下子解开了许多连大学导师都无法解开的深奥术题,这种匪夷所思的事情任谁都会说是天方夜谭,根本不可能发生。
而当它真正发生的时候,只能有一个理由。
那位三岁的孩童,本身便拥有超过所有人的智力,只不过一直没有踏入门槛而已,当他一旦踏入门槛,那些潜伏在他脑海血液甚至细胞里的天赋就会瞬间被点起,如星火燎原一般,一步走到其他人不敢想象的高度。
齐妙此时就像那位三岁孩童。
重明神鸟便是那片辽阔草原。
星火燎原,一步始终。
…………
日过晌午,风过门堂。
管家赵叔如以往般前来请俩位入前堂吃饭,张府仆人少,除了赵叔和俩位清扫房间的老妈妈外,只剩一位上了年纪的厨子,都是张世才在世时的老人,当年张家落魄时只有这几位没有离开,张晋先念旧情,再中解元后也没有添加新人。
起初老管家因白狐一事多有怨愤,后知晓齐妙救了老爷张世才之后怨愤渐渐消失,他经历俩世张府起落,清楚其中厉害,如今只希望自家少爷能够早日清醒,恢复身体。
午餐较为丰盛,食用完后,齐妙再次入内房看了眼张晋先,有陆缠山的丹药支持,张晋先即便昏迷亦不需要担心生机流逝的问题,不过陆缠山说他下山时从山门带开的丹药已经所剩无几,至多再支撑张晋先几天,几天之后,张晋先再不清醒他也就彻底没辙了。
说这些话时,陆缠山一脸心疼,不断抱怨自己身为堂堂宝莲山下来的正统天师,第一笔生意没挣着甜头,反而差点把家底先给赔进去,齐妙知道这是催促自己赶紧给魂归亭牵牵线,只好充耳不闻假装听不到,弄的陆缠山满腔怨愤愣是苦在心里。
那封白狐的留信还被陆缠山死死攥在手里,仿佛一缕不愿舍下的执念,牵动着张晋先对这个世界唯一的留恋。
若是没有这封留信,张晋先或许早已清醒,当然,最大的可能是早已随白狐离去。
庆仙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