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太子所言甚合朕意。”李治嘴角含笑,想也不想就同意了李弘的提议。
没有直接绕过这个问题,如果边疆没发生地震的话还是要收回封号,算是给大臣们一个面子,各自退一步。
毕竟朝堂大部分大臣都明确表示反对,就算是皇帝,也不得不退步。李弘的建议算是给李治搭了个梯子。
见还有人想要继续顺杆爬,李治不耐烦了:“朕心已定,如这次预测失败,剥夺太平‘镇国’封号,于太平宫中禁足一年,就这么定了!”
皇帝是真的发火,众臣也不敢再逼迫,只能应是。
表面,是皇帝在臣子们同心协力的进谏下让了步,只有刘仁轨看出来隐藏下的危机。
“但愿公主此次真的是在胡闹……”
不然皇帝秋后算账,今天蹦的最欢的几个,怕是要倒大霉。
但是刘仁轨也知道,按照公主背后那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高人的性子,那几个人怕是倒霉定了。
——
此时,边疆某州府治所所在,身负圣旨的骑士纵马而下,宣布了来自长安的旨意。
州刺史听闻自己下辖将有地动发生,虽然不相信,但圣旨在,刺史不敢怠慢,急忙按照圣旨所说疏散百姓,并遣使去往边军。
“大人,是不是先看看再说?预测地动太匪夷所思,万一...岂不是劳民伤财?”
有幕僚建议,不如先等几天,看看有没有地动的迹象。
“公主殿下文采斐然,毕竟年纪还小...”
幕僚没说完——有胡说八道的可能。
刺史毫不犹豫地回绝:“兹事体大,又有圣旨在,不可再等!”
幕僚只能看到眼前,刺史却是好不容易才从小小县令爬到现在执掌一州政事的。
如果他没按照圣旨说的做,没发生地动那还好说,至多就是让皇帝难堪一下,对仕途影响不大。
可要是地动袭来,他没有依照圣旨提前安排避难和救援,导致死伤过多的话,很有可能就不仅仅是仕途的事情了!
现在老老实实按照皇帝说的去做,没发生地动,就算引起一些民怨,那也不是他这个刺史的责任。
如果真发生了地动,就算是有圣旨在先,也是他任的一次政绩!
“告诉百姓,此乃天子之命。天子受命于天,凡人无法预知地动,天子却是可以的。”
刺史摸着胡须,笑得十分泰然。
当传旨的骑士驰马到达州边界的时候,已经临近黄昏,周遭几个村落都在三老的指挥下带着粮食疏散到了宽阔的地方。
现在并非农忙的时候,又有刺史府来的大人们讲解圣旨,农户们虽不愿意折腾,却也没做多少抵抗。
毕竟对平头老百姓来说,“抗旨”这两个字那是想都不敢想。
不过抱怨也还是有的,都觉得皇帝是在瞎折腾。
从古到今这么多年,地动是天示警,是老天爷给的惩罚,怎么可能被预测到?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有人开始按捺不住:“我说,咱们什么时候才能回去啊,难道要娃儿就睡在这外头?”
“就是,村长,那圣旨也没说要一整天都在外面啊,咱大老爷们儿没啥,娃娃们要是着凉就不好了。”
白发苍苍的村长闻言也犹豫起来。
村民们说得对,他们边疆州府缺医少药的,村子里也不富裕,要是娃娃晚歇在外面受了凉也没钱看大夫,夭折那么几个可怎么办?
反正州府来的大人也已经走了,他们晚回去睡觉,白天再出来继续“避难”不就成了?
想着,就准备挥手让大家各回各家。
就在此时,地动山摇,大地肉眼可见的颤动起来。
紧接着就是一阵接一阵的巨响,眼前的土砖屋不堪重负,纷纷垮塌下去,溅起一片灰尘。
农民们没站稳倒在地,呆呆地看着这一切。
突然,有人带着哭腔大喊:“地动,是地动啦!”
仅仅只是一瞬间,村子的房屋大部分倒塌,山石滚滚落下,看得众人心惊胆战,尤其是家里有娃的。
我!太平公主守护灵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