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柱香过后,几个皇子先后放下笔。
再看太平,早就因为写完太早而昏昏欲睡了。
小脑袋一点一点的,要是没有李言在空间里偶尔提醒一下,恐怕早就已经睡过去。
李治和武后看得好笑,又觉得幼女的样子实在憨态可掬。
所以反而没让太监过去提醒,就是想看看她能熬到什么时候。
没想到居然还真的没睡过去。
本来四个皇子作文的速度都不算慢,奈何有开挂的妹妹做对比,一下子就被比了下去。
刘仁轨小声和阎立本说:“其他的不说,公主倒是真有几分急智。”
阎立本也笑:“难怪平时给殿下讲文,殿下都是一副昏昏欲睡的模样,原来是嫌我讲得浅显。”
他们的关注点都在太平作文的速度。
其实并不觉得公主能写出多么惊世骇俗的好文章来。
讨论了一会儿,就转而去谈论其他几个皇子去了。
“既然都写完了,就呈来看看吧。”
太监们收了几位皇子公主的答卷送到皇帝手边。
和之前不同,几个皇子的模样都很自信,尤其是太子李弘。
在算术和诗文他和几个兄弟可能算是同一个起跑线。
但在治国方略面。
他可是有几个阁臣开小灶的!
平常更能入六部见学!
文章天生就有一国储君该有的格调!
优势很大!
实际,李治和武后看了李弘的文章,也的确很是满意。
“并不单单是鼓劲,还结合了我朝目前的种种问题,鼓励学子们直抒胸臆不要吝惜才华,不错,果然是太子该有的模样!”
李治少有的称赞了两句,武后也跟着点头。
李弘笑着自谦了一句,颇为自得地望向其他兄弟。
李贤和李显没有阁臣跟着开小灶。
但在朝堂也都有各自的拥护者,基础打得并不差。
只是缺了点对实务的见解。
他们也扬长避短,不在短处硬和兄长掰腕子。
李显着重表现了文采。
而李贤则另辟蹊径,鼓励学子们不要光看着大唐国内,要把目光放到周边海外。
李治对此也比较满意,不吝惜地也夸了他们几句。
至于李旦这个小崽子……
平时功课不怎么样。
这时候也拿不出多少干货。
干脆就拍马屁。
大赞君主圣明!
让学子们不要有心理负担,即便落榜了也可再战。
一篇文章中规中矩,不惊艳,但也挑不出什么毛病。
李治很知道李旦的斤两。
知道这个儿子已经尽了全力,也就没有训斥。
挑出几个写得不错的句子勉励了两句。
最后,终于到了太平的作品。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李治手中薄薄的答卷。
他们都很想知道这位刚刚一鸣惊人的公主殿下,于国事究竟有没有天分。
李治看了两行,顿时眼睛一亮:“好!好一篇提气之作!”
下面的人闻言都伸长了脖子看。
李治见此自得地摸摸胡须,把卷子递给王福来道:“刘爱卿擅文,你就把太平的文章念出来,大家一起听一听!”
“臣遵旨!”
刘仁轨暗自心惊。
看皇帝的样子分明就是满意得不行啊。
公主到底写了怎样的旷世奇文?
能让皇帝欣赏成这个样子!
刚才太子的文章让皇帝赞不绝口,也没有说立刻拿下来让他们看。
这次竟然都没有看完,直接就让他念出来?
然而结果卷纸才刚看过一行,刘仁轨就倒抽一口凉气。
双眼中闪过惊艳。
他情不自禁地清清嗓子,朗声诵读起来。
我!太平公主守护灵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