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头很在淡水路这食肆林立的地方,甚至可以说是很不起眼的那种。最先能看见的是几个大字:何师傅面馆。
这名字是不是很不起眼?
但等走进了之后,除却齐鸣之外,所有人都看呆了。
许是正巧在这吃饭的时间点儿上,内里本就不大的面馆已经是座无虚席,门口还在排队,那是食客打算外带打包。
另有几个食客,一看便是经常来此的老饕,不愿意等,更不愿意带回去,让那面在汤里泡软了影响口感。
便把面放在凳子上,索性蹲在马路边,吸溜的是满头大汗,却当美味入口之后,便立刻忍不住嘴角泛起笑容,红光满面一脸的满足。
“这家面真有这么好吃?”刘旭强持怀疑态度。
“太夸张了吧,蹲在马路边吃?”
方文锦继续哼唧唧:“这么多人要等多久啊。”
等了十几分钟,齐鸣这才在面馆里面等到一张桌子,还是与人凑合着拼桌搭台。
又等了几分钟,四碗黄鱼面与四块炸猪排,才被一并端上桌来。
学着齐鸣的吃面的顺序,先把几片油爆过后的黄鱼片送入嘴中,感受着盖在面上的黄鱼片,经热油爆过之后的粗犷与炙热,将一丝丝鲜香清甜封存在唇齿之间。
再趁着口中鲜香将散未散之际,咔嚓一声把那刚出锅炸猪排咬的嘴角流油,顺势吸溜一口苏氏面那清澈却不寡淡的高汤,温润香甜顷刻间顺着喉咙直进腹中,瞬间便让着夏末秋初的夜晚变得无比美好。
一旦珍馐进了口腹,满足的便不再是温饱了。
纵然这一路走来腹中饥饿难当,但当在这一口面吃进嘴里后,便带动了体内多巴胺的分泌,让快乐的情绪涌上心头,让四人不自觉的相视一笑。
“齐鸣你哪知道的这家面馆?”方文锦看向四周,面馆里有年轻美女,也有穿着蓝白校服的学生,更有衬衣领带的中年男人,但无一例外多半都是一口吴侬方言,很显然不是本地大饕,难以找得到这藏在街巷深处的面馆。
“我们宿舍有个沪上本地的同学,听说我要来黄陂南路,便告诉我有这么一家面馆,我也是按照他说的,再一路寻一路找,这才找到的。看你们几个吃的如此满足,想来是真的不虚此行了。”
齐鸣当然又没说实话,302宿舍里面哪有本地同学。
这家何师傅面馆里的黄鱼面和炸猪排本就是一绝,老板早年是国营沧浪亭的老师傅。干了三年,沧浪亭关门了,便去了江夏点心中心又干了三年,结果还是把人家给熬到关门歇业。
说好的三年,三年之后又三年,第九年的时候老何便自己独立门户,经营起来了这家面馆。
最早是在成都路,用的是别人的字头招牌,后来几经动迁,最后从淡水路迁到了黄陂南路。但早在淡水路经营的时候,老何的面馆便已经是名声在外,门庭若市,食客络绎不绝,搬着凳子蹲在马路边吃一碗面是常有的事。
后世就在黄陂南路,门头依旧不大,店铺也不大,换了名字叫大时代面馆,听听这名字,什么叫老字号啊。伺候整二十多年都在黄陂路,实属最为不起眼,但却也是最为深藏不露的街巷美味。
咂摸着嘴里的滋味儿,齐鸣点了一根香烟,坐在狭小的面馆里面,斜眼看着坐在自己旁边的方文锦。
她尽可能矜持的一小筷子一小筷子的往嘴里送面,但奈何这面香实在诱人,她便不由自主的想要丢掉那十几年来,严格家教培养的淑女性格,大快朵颐的将汤面送入口中。
眼看着她这样子,齐鸣便不由觉得,她这傲娇的性格太有意思了,
但转念一想到前世方文锦二十岁之后的人生轨迹,便不由自主轻叹了一声。
回流1999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