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慎重型发明家
超小超大

第四十一章 触动众怒 (2-1)

明经、进士两科,最初都只是试策,考试的内容为经义或时务,后来两种考试的科目虽有变化,但基本精神是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

所谓帖经,就是将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试者填充,大抵相当于后世的填空题,墨义则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

帖经与墨义,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可中试,但诗赋则需要具有文学才能,进士科得第很难,所以当时流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常科考试最初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后改由礼部侍郎主持,称权知贡举。

进士及第称登龙门,第一名曰状元或状头,同榜人要凑钱举行庆贺活动,以同榜少年二人在名园探采名花,称探花使,要集体到杏园参加宴会,叫探花宴。

宴会以后,同到慈恩寺的雁塔下题名以显其荣耀,所以把又把中进士称为雁塔题名。

唐孟郊曾作《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所以,春风得意又成为进士及第的代称。

常科登第后,还要经吏部考试,叫选试,合格者,才能授予官职。

唐代大家柳宗元进士及第后,以博学宏词,被即刻授予集贤殿正字。

如果吏部考试落选,只能到节度使那儿去当幕僚,再争取得到国家正式委任的官职。

韩愈在考中进士后,三次选试都未通过,不得不去担任节度使的幕僚,才踏进官场。

唐代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绩,还要有各名人士的推荐。

因此,考生纷纷奔走于公卿门下,向他们投献自己的代表作,叫投卷。向礼部投的叫公卷,向达官贵人投的叫行卷。

投卷确实使有才能的人显露头角,如诗人白居易向顾况投诗《赋得原草》受到老诗人的极力称赞,但是弄虚作假,欺世盗名的也不乏其人。

对于常科考试中的这些项目,秦风是不太感冒的,秉承着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以及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原则,他更注重的明算。

明算,主要是考数学类,几何类的学科,比如过去的《周髀算经》《五经算》《九章律》等。

封建时代,学子们主要以习文为主,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夺得功名,从此步入官场,光宗耀祖。

正是这种普世的价值观,学子们少有人去研究科学,所以这些学科就不被重视。

但既然要改革,那便改革彻底,减弱文科类的影响,提高理科数学类的地位,这样才能让大唐的发展插翅膀。

这只是秦风的初步构想,在未来,他甚至还打算加物理、化学、生物、机械等学科,当然这都得一步一步来。

这一举措自然不被所有人认可,他们的子孙后代苦读诗书十数载,却突然发现科举考试变了风向,变成了人们最不愿意学习的明算,这怎么能叫他们接受。

不少人站出来直言谏道:“陛下,那算学乃无用之功,哪比得明经、进士学科。”

“是啊,陛下,就算我们答应,天下莘莘学子也不会答应呐!”

“陛下三思,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他们也不会答应的。”

将五姓七望搬出来的官员正是吏部考功员外郎荀维山,同时也是这五姓七望中崔氏家族旁系的女婿,即便如此,在朝中也是鲜有人敢惹。

要说最郁闷的,肯定是非荀维山莫属了,本来稳稳的当科举主考官,谁知李二突然宣布秦风空降,取代了他。

早知道,荀维山凭借这吏部考功员外郎之职,每年能够收受数万两的贿赂,他怎么可能轻易放弃,是以搬出了七大望族。

荀维山这句话一出,朝中所有人都频频点头,站在了他这一边,由此可见这七大望族在朝中士子心中的地位。

然而不说这话还好,李二本就对士族门阀的过度干预插手所不满,又听了荀维山这半威胁的话,脾气也来了。

李二用着不容置疑的口吻说道:“好了,朕心意已决,这七大望族若是若是不服,自可来朝堂与朕对峙。”

大唐慎重型发明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大唐之最强厨神 连载中
大唐之最强厨神
冰火魔厨
[[【A级签约作品:大唐之最强厨神】粤菜二厨楚江肉身穿越到了贞观年间,在这个等级制度森严的社会,如何立足?不过幸好他随身绑定了最强厨神系统。李世民:娃娃,你这的菜品好吃归好吃,但味道太淡啊!楚江:味道淡?好啊,上油泼辣子面!我让你知道我这的东西它好吃不好拉!程咬金、牛进达、尉迟恭:楚江小子,你这菜好吃,但没有酒啊!楚江:没有酒?今晚开始酿烧刀子!唐代的三勒浆、葡萄酿这种味道酸涩的果子酒都能让你们
11.8万字5个月前
靖难攻略 连载中
靖难攻略
北城二千
洪武之治还未过去,南北之分还未平息。朱高煦瞧着站在自己对面不可逾越的朱元璋,又看了看他身后的那群人……威震西北的西宁侯宋晟,从南打到北的武定侯郭英,捕鱼儿海之役前锋的长兴侯耿炳文,剿灭月鲁帖木儿,翻越高黎贡山大杀四方的猛将瞿能,辽东三头怪的杨文、吴高、平安……还有远征屈裂连河的骠骑大将军俞通渊,都督何福,以及皮笑肉不笑,瞅着自己脖子在暗地里磨刀的朱允炆。嗯……朱高煦眉头一皱,想要退至老爹身后,然
347.9万字5个月前
三国大阴谋家 连载中
三国大阴谋家
爱喝甜辣酱
我也不知道,我一个诈骗犯,怎么就被弄到三国来了。但刘皇叔说了,复兴大汉就只能靠你了。这个英雄老去的时代我也想另请高明,但谁让老天就决定让我上了。我只能……把你们拉到我最熟悉的领域来了。 我知道你们有一句mmp要讲,别憋着,说出来。 本文走正史路线,欢迎交流指导。
112.2万字4个月前
我真是来匡扶大汉的 连载中
我真是来匡扶大汉的
月下风前
赵羡趴在未央宫的书桌上奋笔疾书: 《论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穿越到毫不熟悉的西汉末年是种怎样毫累谢特的体验》 《位面之子和前辈穿越者和我一起相爱相杀的那些年》 以及 《关于一个吃瓜群众的我是怎样匡扶大汉的这件事》
27.7万字4个月前
穿越的第二次封神演义 连载中
穿越的第二次封神演义
雨淋湿
白毅涛因为一块古玉穿越回到了商朝末年。这是封神演义的时代,可他却偏偏是一个应该早就死掉的伯邑考。要如何营救周文王,如何智斗妲己,又如何在众多大罗金仙斗法中把偏移的历史重新推回轨道?这看似熟悉的封神演义,似乎又有哪里不对劲。
15.9万字4个月前
红楼一锅煮 连载中
红楼一锅煮
你快递掉了
高飞穿了,发现自己穿越到红楼梦里面,自己还成了林黛玉的哥哥。然后他发现这个世界已经变的自己不认识了。
33.0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