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个小道消息,有真有假,不过不管真假,说的都是有鼻子有眼的,说到最后连秦风这个当事人都快信了。
不过,无论是那个版本的消息,都没有将秦风暴露出来,毕竟士大夫之流大多不认识秦风,认识他的那日也凑巧不在,再加程处默三兄弟三缄其口,外人更是不知道这神秘的少年诗仙是何许人也。
不管这些消息如何在长安城发酵流传,秦风这个当事人压根就不关心,每日仍旧是该吃吃该睡睡,乐得悠闲。
毕竟现在已经是蓝田伯了,在封地蓝田县建造的蓝田伯府,经过半个月的时间,已经建成了。
本来是建不了这么快的,因为几年之前,前太子李建成想要在这里曾经建一座行宫,建到一半时,被当时的皇帝,如今的太皇李渊否定了,也就被搁浅了下来。
后来李建成被李二所杀,这行宫自然也被荒废了,如此一来便是便宜了秦风,不仅府邸占地极广,还省了打地基的花销,剩下的房屋在秦守财花重金之下,仅仅半个多月就剪好了。
虽然秦守财平日里不舍得铺张浪费,但儿子当了蓝田伯,这可是祖坟冒青烟的天大机缘,而且蓝田伯府建的越气派,他们的脸便越有光。
找了风水大师挑了个黄道吉日,秦府彻底乔迁至蓝田伯府。
喜庆的红灯笼、红幅几乎挂满了伯爵府,为了增添喜庆的气氛,秦风在府门外的一座石碑题下了一首诗。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依旧是用着秦风那独一无二的楷书所写,那些个常年在石碑凿经刻字的工匠,看到这字都不敢接手,没有几十年浸yin根本无法在石碑刻出这样的字。
所以,那些字也只能留在石碑,在面搭个棚子遮风挡雨,派人保护起来。
凡是来秦府的人,无一不在石碑前驻足观看,既惊叹于那苍劲的笔力,又折服于诗中蕴含的情感。
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这是诗人对逝去年华的追忆。
首联为“起”,借五十弦之瑟喻人生之五十年华;次联为比“承”,在浑然不觉间人生将走到尽头;三联为“转”,以明珠宝玉比喻自己的才能;末联为“合”,岁月催人老,一切都是惘然!
不少人纷纷揣测,能写出这样具有沧桑之感的诗人是谁,诗中作者自述度过五十年华,蓝田伯府好像并没有符合特点的人物,难道是请人做的诗来撑场面?
却说乔迁之日,与秦风交好的各方大佬云集,纷纷前来道喜。
秦守财的嘴都笑的合不拢了,这些人带来的贺礼也都不凡,什么夜明珠、百年人参、传世玉佩不胜枚举。
与秦风合作制盐买卖的,制酒买卖的,甚至素未相识、但刚刚走马任的新任长安令也来了。
别人或许不知道其中的弯弯道道,新任长安令曹严釜可是门儿清,范建就是因为得罪了秦风,被孙尚书弹劾免官入狱的。
要知道范建可以算是亲尚书一派的,孙尚书为了秦风干掉了长安令,由此可见秦风的恐怖之处,所以蓝田伯乔迁之喜,无论多忙他都要来拜会一番。
没想到不来不知道,来了之后发现那些身处权力核心的诸位大佬,不少也都前来道贺,甚至最后连陛下都来了。
曹严釜额头冒汗,哪里还敢再得罪秦风,早就把他划归到永远不能得罪的人的行列。
唐朝等级制度还是比较严格的,乔迁之喜自然也是要设宴款待宾客的,而那些道贺的宾客,早就被分成了三六九等。
最次等级的是秦守财的朋友,大多也是些没什么地位的地主、商贾之流,其次是多年来认识的一些个小官小吏。
再然后便是与秦风有合作关系或者是想要和秦风修好的官吏,这些人都是冲着秦风的面子而来,自然不会与述闲杂之人在一块儿,在一个单独的别院宴饮。
秦风生性不喜欢热闹,在每个别院喝了一杯露了个脸便离开了,虽然夹了几口菜垫补了点,但还是很饿。
大唐慎重型发明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