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心中的理想之城建立起来之后,这样一座盛产好石料又是天下石匠云集的地方在外面一下子出了名,一时间商贸往来,姻亲联谊,一片繁华热闹的盛景!
石匠中不乏有才华知情趣的人,有了钱,又不再奔波,生活稳定,自然开始寻思其他的东西。所以那时专属自己的语言文字应运而生,这个想法一开始源于碑文和石头上的其他刻字,工匠们在与石头打交道的时候突发奇想,于是互相一撺掇就有了实际行动。
那时候其实半城并不叫半城,是因为新的语言出来后,半城原来的名字发音特别像“半城”,这是后来的事。
世上的诱惑实在太多了,半城的石匠们开始一代不如一代,他们开始沉静不下来去忍受那些日日夜夜在石头上敲敲打打的孤独和清寂,他们更倾心于那些钱来得很快或是可以直接生钱的事情。到了这一代人的时候,许多新生的孩子甚至都忘了自己的祖先是干什么的。
近几百年似乎历任城主的压力都很大,半城大有衰败萧条之势不说,每一任城主在任的一辈子至少要远行两次,每一次都挑选大批对半城最忠诚的人随行,而回来的时候能剩下一小半就不错了。
不仅如此,近几代的城主都开始在山中寻找,甚至外界小道消息传:半城的城主们都快把半城刨个底朝天了,可就是不知道在找什么,而参与这些事情的人更是秘密筛选出的,保密事宜做得万无一失。
二十年前的一天,城主择余带着船队开始了他当城主以来的第二次远行。这一次,他基本上带走了半城13岁以上70岁以下的所有男人们。
半城历来是男人当家,可是他临走时却把半城暂时交托给了他的妻子浦晨。浦晨是一介女子但并不弱,没花几个月时间就把城中事务一一熟练运转起来。这时候的半城基本算得上是个商贸集散地,来往人员混杂,一城中的女人在她的带领下城中人人安居、事事兴旺,竟比择余在的时候都要闹热繁华。
择余这一去足足三年,然而就在择余回来的前一月,半城竟在一夜之间变成了空城。
那一夜过后,在半城江水的下游,人们发现了许多客商的浮尸,唯独就是半城那些女人和老人孩子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也有客商的亲属纠集在一起千里迢迢来讨公道的,顺江而下或逆流而上,才到半城边境就已被这里的阴森气息给吓退回去。
那一月的时间里各种帮派、组织都有被委托进过城里的,不仅对于讨公道这件事情无功而返,就是想趁机掠夺搜刮点东西似乎也是妄想,因为整个城里如同从无人迹,不仅人没了,就连半城世世代代在这里的足迹都像被雨水卷走一般。
择余带着很少的几船人回来,他们士气低落、风尘仆仆、疲惫不堪,没人知道他们去了哪里、发生了什么。
本以为是倦鸟归巢,望天伦之情能抚慰心灵的淋漓鲜血,可一路的不对劲在进了城后得到证实——
盼望中的床前小儿女、窗边暖心人成为了无可触及的往事。
择余带领一众青年潜下江水水底很深,搜寻了一月有余,一无所获。绝望之际突发奇想,大家又前往后山搜寻近两月,同样毫无结果。
就在大家从山上撤离的那天,隐忍许久的择余在退至江边的时候突然大喊一声“一切都是山神的怨啊!”,接着口吐鲜血倒在江边。
三年之行有一部分人本就是带伤归来,由于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和生活调养,所以这一次好多人没有扛下来陆续生病死去。
奄奄一息的择余坚信这是胡涂一脉在自食恶果,山神赐予他们的好运气已经被他们挥霍干净,不知“惜福”不说,还随随便便就惊扰了山神。所以眼前的一切是山神在警示半城该易主了。
择余在身体勉强康复的时候决定带领剩下的人飘零他乡,并在山神面前立誓:除特意留下来守护半城的一支护卫队外,所有人都会分散到这世上的角落,除非半城有新的可以世世代代守护半城的城主出现他们会回来听命,否则他们的子子孙孙将永不会踏上这片土地。
堪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