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的私事得以完美解决,李二心情大好,正准备散朝,外面却匆匆闯进了一个守殿金吾卫,当朝拜见道:
“启禀陛下,有剑南道鸿翎急使赶到,呈递重要军情,正在殿外等候。”
鸿翎急使,一般只有极重要的奏折军报,才会由他们传送,一路马换人不歇,加急传报。
事关军情,定然不是小事。
李二神色微变,沉声道:“宣!”
很快,一个身穿黑色骑装的军汉,背挎一个插有三角旗的小匣子,风尘仆仆的进入了大殿,当场拜下:
“小人周泽拜见陛下!今有剑南道蜀郡刺史陈德怀的紧急军报禀!”
“拿来!”
李二一声令下。
立刻有一名内侍前,从鸿翎急使周泽手接过军报,回到殿前交由李二查看。
看完整篇军报描述的内容,李二一巴掌拍在龙椅,龙颜大怒:
“蜀郡羌人再三叛乱,欺我大唐无人不成?!”
殿的大臣们听到这话,顿时神色一凛。
在蜀郡的岷江一带,有许多少数民族组成的羌人,处在汉族人民和兴起于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吐蕃人之间,成为汉族和吐蕃之间的缓冲区。
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羌人臣服于唐朝,要求“入籍”,成为唐朝的管辖区,而另一部分则处在吐蕃政权的统治之下,定居在岷江游地区。
自唐朝成立以来,为拉拢这些少数部族,组建外围防御屏障,抵御吐蕃的侵蚀,朝廷花了大力气,不但在政策面给予了优待,还打开了相关的贸易通道。
但即便如此,也有一部分羌人属于墙头草,在唐朝和吐蕃之间摇摆不定,时不时的就要作妖一番。
眼下在朝中大臣看来,估摸着又是哪个羌人部族,闲的蛋疼,叛乱找茬来了。
房玄龄看了眼盛怒的李二,小心翼翼的请示道:“不知这份军报可否让臣等传视?”
“拿去!”
李二满脸厌烦的一挥手,立刻有内侍将军报送交到房玄龄手。
房玄龄看完后,便转身递给了长孙无忌。
接着又到程咬金,尉迟敬德等,就这样一个个传了下去。
也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等到所有人都看完军报,由内侍拿着军报返回殿时,唯独杜玄一脸懵懂的站在殿堂,不知道军报内容到底是什么。
不过杜玄对此也无所谓。
反正他就是个咸鱼国公,叛乱什么的,战争什么的,眼不见心不烦。
而且就算需要派兵围剿,也根本用不他。
基本每个朝代成立之初都是战力最强悍的时刻。
否则也没办法从无数势力中杀出立国。
此时的大唐虽然穷是穷了点,战力却极度爆炸。
军队有百战精锐玄甲军,武将有李靖,李孝恭,李勣,秦琼,程咬金,尉迟敬德,阿史那社尔,侯君集等,可谓猛将如云。
和平年代这样的名将出一个都是不得了的事,现在却一拉一大群。
自唐朝立国以来,执行休养生息政策,这些将领们无仗可打,正闲着蛋疼,如今这个羌人好死不死的叛乱作妖,杜玄都已经能够看到他们的悲惨命运。
果不其然,他这边刚想着,那边的黑脸大汉尉迟敬德已经急吼吼的向李二请战:
“请陛下给我五千兵马,定将这叛乱的羌人一举镇灭!”
“敬德啊,和平日子过久了,你是真不行了啊,对付一个羌人,五千兵马你也好意思说?只要陛下给我三千军士,定能将蜀郡平叛!”面色雄武的秦琼,扯了扯腰带,一脸的傲然。
“哈哈,三千算什么?老程我只要一千,就能将那些龟儿子卵都给打出来!”程咬金声音洪亮,一脸霸气。
李孝恭抚须一笑:“我只要八百即可。”
李靖呵呵冷笑:“超过五百,多一个算我输。”
尉迟敬德高呼道:“我刚才说错了,我刚才想说的是498!对,我就是少那么两个!”
“真不要逼脸!”
众人在心中齐声骂道。
大唐逍遥帝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