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殿内。
清理掉一批人以后,殿内显得更宽敞许多。
李二盯视着李震,询问道:
“李震,你刚才问朕,想听什么,想问什么,是什么意思?”
李震抬起头,目光炯炯有神,语气沉稳有力道:
“众所周知,今日是殿中御史考核,所以要先说明白御史之职的根本,如此才能回答陛下之问。”
“所谓御史,负责监察百官,风闻奏事,是谓陛下的耳目之司。”
“人有对耳双目,故能眼观四路耳听八方,人若无目无耳,则不能视于四周,听于见闻,便会有被蒙在鼓里之危。”
“而受害者必是民!”
“民危则国乱,国乱则君不存,所以君者要广开言路,听闻纳谏,才可不被蒙蔽。”
“御史之职,监察百官,为陛下之眼见于市闻,为陛下之目见于万物,所以御史要洞若观火,更要耳听万方。”
“所以臣才问陛下,想问什么,想听什么?”
这个语气好大!
余下士子们暗暗咂舌。
这就好像,你什么都懂什么都见过,可问题在于,你才多大啊?!
十六岁?!
当今御史大夫魏征和御史中丞杜淹也有被陛下问懵逼、不知如何应对的时候。
你一个十六岁的少年郎,能比得过你的二把手司御史中丞杜淹,还是能比得过一把手顶头司御史大夫魏征?
李二眉头微皱,也觉得他有些夸夸其谈,板着脸道:
“李震,俗话说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你知道步子跨大了会怎么样?”
李震沉吟了一下,旋即迟疑道:“扯着蛋?”
彭煜:“……”
李君羡:“……”
余下士子们:“……”
李二眼角抽搐了几下,道:
“朕跟你讲道理,你跟朕说笑?你现在就是自大,就是狂妄,你可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你问朕要听什么、问什么,那好,现在朕倒是有一件事想听,有一件事想问!”
“御史之职就如你刚才所说,监察百官,朕第一件想问的,你可知你要监察哪些官?你可知我大唐有多少官?”
李震点了点头,从怀中掏出了一个小册子线装书,微微作揖道:
“臣已在这本《唐六典》中写清楚百官之职,请陛下一观!”
太极殿。
忽然万籁俱寂。
余下士子们呆呆的看着李震,一个个心态都快崩溃了,你到底是干嘛来了?你来参加御史殿考,特么怎么你怀里还藏着本自己写的书啊?!
再一次陷入懵逼中的彭煜,神情有些恍惚的从李震手中接过书,搁到御案。
后退之时,彭煜脚下一个趔趄,险些摔倒在地,此时他却不管不顾,脑子里只有一个疑惑,李震他是从哪冒出来的神仙?
而此时,李二低头久久盯视着《唐六典》,陷入了沉思。
怎么回事?
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
没道理啊!这绝对不可能啊,我问你一个问题,你给我拿出一本书?而且还是对症下药的那种?!
李二深吸口气,扬起手掌不信邪的翻开了一页,然后又翻开了一页……
中书省官职表、门下省官职表、尚书省官职表、御史台官职表、鸿胪寺官职表……
甚至有些官职,李二自己也全然不记得,现在都能从中找到其具体职位!
《百官志》!
特么《真是百官志》!
这就见鬼了啊!
合着他李震这不是狂妄、更不是自大!
他是自信!
原来是自己在自取其辱吗?!怎么可能,朕可是天子啊,天子怎么会自取其辱,可特么眼前这本书不是假的,这比真金还真!
李震瞅了一眼正在揉着脸颊、一脸难以置信之色的李二,暗暗庆幸自己幸好将几十手准备提高到了百手准备,不然今天还真要被问在这里,下不了台。
大唐:这个御史太稳健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