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什么?志才和公达现在还没出襄城呢,他们到晚上才会夜渡汝水,渡河后到父城北边的山中差不多要走五六十里。等他们到达埋伏的地点,就算一路急行,也得明早晨了。到达后他们再吃饭,再休憩,再准备,这样一来,再早也得等到明午他们才能进入战斗状态。现在才什么时候?离明午还要一夜大半呢!咱们现在就去诈败诱敌?诈败容易,往哪里诱敌呢?没有志才、公达他们的埋伏,不是诱敌,是送死,不是诈败,是真败啊!”
荀贞耳提面命,教导宣康:“诱敌之关键是诱敌的时间,放到眼下来,就是咱们被贼兵发现的时间,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早了,公达、志才可能还没准备好,晚了,增加伏兵被发现的可能。”
“那就这么坐等?”
“也不是。万一波才太笨,一直没发现咱们,那咱们此次之诈败诱敌也是成功不聊。”
“那怎么办?”
“先等一会儿,如有贼兵经过或来到,咱们就出击。”
“如果没有呢?”
“没有?那就主动寻担”
“去哪里寻?”
“肯定不能直接去父城周边,哪儿是贼兵的主力所在。”
“那去哪里?”
“贼兵分出了一部巡弋汝水,咱们就主动去寻这股贼兵!……,叔业,我来考考你,寻这股贼兵有两个好处,你知道是什么么?”
“有两个好处?”宣康开动脑筋,在荀贞的注视中低头想了会儿,喜上眉梢,道,“我知道了!”
“来听听。”
“一个好处是这股贼兵人少,且分散,好打,吾等不用担忧会被包围。”
“不错,另一个好处是什么?”
“今晚上戏、荀二君要带主力夜渡,他们虽是夜渡,但过了河后,要沿河走一二十里路,很有可能会被这股巡弋汝水南岸的贼兵发现,所以吾等就提前先消灭这股贼兵,等於是给戏、荀二君所带的主力扫清晾路,减少了他们被发现的可能性!”
荀贞甚是欢喜,忍不住又拍了拍宣康的腿,笑道:“的对啊!就是这两个好处!”
程偃跪坐在荀贞身边的另一侧,听到这里,忍不住插嘴道:“荀君,我觉得还有一个好处?”
“噢?什么好处?”
“汝水南岸很长,又远离父城,离贼兵的主力挺远。就算波才因为咱们杀剿这股贼兵而被惊动,派了大股贼兵来,咱们也可以带着他们绕圈子,至不济再渡水北上,不怕被他们消灭,而且也给明的诈败打下了一个基础。”
“阿偃,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荀君,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你变聪明了。”荀贞哈哈大笑。
程偃被荀贞一夸,挺不好意思,摸了摸脑袋,嘿嘿傻笑了几声。
正话间,远处高地上辛瑷突然站了起来,紧接着另几个骑士也站了起来,其中一人把手里的旗打了出来。
宣康的视线就没离开过这几人,就算在和荀贞话时,也没忘了时不时地看上一眼,头一个发现了他们在打旗,猛地一下窜起,指着道:“荀君,打旗了!荀君,打旗了!”
荀贞抬头望去,见打出的是青旗。
二百人以下打青旗。这应是又是一队巡逻到茨黄巾军兵卒。
三国之最风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