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本朝的爵位越来越不值钱,但还是能顶些用处的。往里,平时邻里、友朋、亲族之间宴饮,落座的座次除按辈分、年齿之外,余者便是按爵位之高低来定尊卑之位置往大里,窘迫之时可以把爵位卖掉,换些钱财,若是不心触犯国法了,还可以用爵位抵罪。
因此种种之故,得胜凯旋的郡卒将士们皆兴高采烈。
“真是成王败寇啊。”
目睹眼前此景,一边是凯旋欢喜的郡卒,一边是尸横遍野的黄巾,思绪飞跃千年,再用眼前此景来比较日后的元末红巾军起义、明末的李闯王,荀贞不觉发出了如茨感慨。
大好山河,引无数英雄竞折腰。黄巾一起,从此下风云变色,一个又一个的英雄豪杰即将要粉墨登场,争勇斗智。这下究竟会何去何从?在他来之前,他知道历史的走向,最终三家归晋而如今他来了,并在与黄巾的初战中崭露了头角,那么历史会否因此而发生改变?
郡卒、宾客络绎渡过了护城河。
荀贞扬鞭驱马,於尘烟、血水、一地的尸骸和早晨的阳光之中,由许仲、江禽、刘邓、高素诸人簇拥着,回入了阳翟城。
……
文太守、费畅、戏志才、钟繇、王兰、郭图、杜佑、荀攸等人在城中相迎。
“荀椽辛苦了!昨晚一夜之间,大败贼军数万,一举解我阳翟六日之围,威震颍川,真我颍阴之虎。”
荀贞跳下马,尽管披着铠甲,却没有行军中之礼,而是行了跪拜之礼,拜倒在文太守的面前,谦虚地道:“昨夜破贼,一赖明府神明,坐镇城中,使百姓安宁、将士无后顾之忧,二赖钟功曹、郭计吏及志才、公达诸君出谋划策,三赖将士用命,勇猛无惧,贞不过一马前卒而已,何敢居此功!”
“我记得前几次府君登城,荀椽以身着衣甲故,不行跪拜礼,而以军礼见,今日破贼大胜,率部凯旋,为何反行跪拜礼?”
荀贞不用抬头,只听声音,也知话的此人是谁,正是郭图。
他伏在地上,恭敬地道:“太守者,郡将也,上马管军,下马管民。此前尚未破贼,贞故以军礼见今已破贼,贞故行跪拜之礼。”
文太守性刚愎,是个好揽权的人,因郭图、费畅等卖弄谗言之故,对荀贞无甚好感,此次起用他,任他为兵曹椽,委以一郡兵事,本是不得已而为之。荀贞对此知之甚清,因而虽然大破黄巾,取得了大胜,在面对他时,不但没有居功自傲,态度却反而更加的谦卑了。
“此前尚未破贼,故以军礼见今已破贼,故行跪拜之礼”云云,意思很清楚,他这是在对文太守:“我这兵权是您给的,现在已经破了贼,您要是想把兵权收回去,就请收回去吧”。
文太守闻他此言,枯瘦的脸上微微露出零笑容,上前两步,亲手把他扶起,道:“现在还不能已经破贼,贼兵毕竟有数万之众,今虽解了阳翟之围,怕这贼兵也只是一时溃败,不定他们还会重新集结。荀卿,快快请起,咱们且回太守府,好好议议接下来该如何行事。”
荀贞听了这句话,心中一块石头落霖。
老实,他就怕文太守“过河拆桥”,一看解了阳翟之围,就立刻免了他兵曹椽之职,如今有了“怕这贼兵也只是一时溃败”这句话,看来至少在彻底消灭郡中的“贼兵”之前,文太守是不会解了他的兵权,免了他的职位了。
他倒不是贪恋官位,兵曹椽区区百石吏,像这样的品秩在郡朝里一抓一大把,有甚么可值得贪恋的?主要是这个职位太关键了,相当於边郡的郡司马,是个军职,能掌兵权。平时倒也罢了,逢上战乱之际,乃是举足轻重。只要他还在这个位子上,他就有权力指挥全郡兵卒。尽管这个“指挥”是处在太守的指挥之下。
借文太守扶他之机,他顺势站起,后退一步,躬身道:“明府英明,洞察秋毫。这几与贼兵作战,贞观贼将波才颇有智谋,虽不能算是畅晓军事,但也不是寻常寇贼能够比的。贼兵又多是妖道信徒,凝聚力亦远胜寻常寇贼。今赖明府、诸君、将士之力,虽暂解了阳翟之围,奈何却因贞之罪错,没能擒获波才,被他趁夜遁逃了。波才一日不死,郡中贼患怕就一日难解。”
三国之最风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