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东汉原始道教与政治考一文中考证:熹平年间,太平道已有过一次起事,只是失败了,而后,此次起事的参与者又因遇到大赦176年而侥幸活命。
证据是:在熹平六年176年接任司徒的杨赐对椽史刘陶:“张角等遇赦不悔,……。”典略中亦:“熹平中,妖贼大起”。并且在刘陶稍后再次上书后,宦官们在灵帝面前谗毁他,也提到此事,:“前张角事发,诏书示以威恩,……。”
另外,早在太平道起事之前就已经出现了很多次称之为“妖贼”的起义,如建和二年148年,长平陈景自号“黄帝子”,又南顿管伯亦称“真人”等等。这些起义活动都是带有宗教色彩的。从安帝到桓帝,此类的起义共有四十多次。张角的太平道起义肯定是有受到这些起义影响的。
2,当今子对太平道也不排斥,很相信太平经这本书,并试图征用给朝廷献上此书的襄楷。
襄楷在桓帝时再次把太平经献给朝廷,“及灵帝即位,以楷书为然。太傅举襄楷方正,不就。乡里崇之。每太守至,辄致礼请。中平中,与荀爽、郑玄俱以博士征”。
不但灵帝对太平道不排斥,灵帝之前的皇帝也有不少和道家高人来往密切的。早在西汉晚期,道士们已经开始干政,到了东汉,对朝野的影响更大了,并因为当时的政治越来越黑暗,越来越“政刑暴滥”,从而“在强烈的救世使命驱使下”,逐渐从“干政”演变成了“取而代之”。
三国之最风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