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氏府邸。
孔颖达已经悠悠醒来。
他坐在书房里面。
听完堂弟汇报今日长安发生的一切事情。
脸色变得一片惨白。
“为何!为何此等力量,天不与我孔氏!”
孔颖达仰天咆哮。
他仿佛一头受伤的野兽。
又像是一只被打昏头的鸡。
在书房里面来回践踏,掀翻了诸多名贵的书籍和笔墨。
好一阵之后。
“来人!”
书房门吱呀一声推开。
站在门外的堂弟走了进来。
“大兄。”
孔颖达深吸了一口气,说道:“明远,你马回祖地,让老祖将族中培养的最精锐的弟子都送过来!
还有!将长安发生的事情,告知诸位老祖,请他们翻阅祖籍,一定要找到那种力量的来源!”
孔明远肃然点头,“大兄放心,吾知道怎么做了!”
说完。
转身离去。
片刻之后。
十多骑从孔府离去,直奔东门。
离开长安之后,消失于苍茫夜色之中。
孔颖达在书房坐了一阵之后。
神色逐渐平静。
他端起一杯已经凉透的茶。
抿了一口去。
生姜和香料的味道,让他脑子清醒了许多。
“现在,最着急的其实并不应该是吾孔氏,而是那天下世家吧!”
无论如何。
孔氏都是孔子后裔。
只要孔氏祖地之中的精锐过来,定然会有人能成功激活所谓的浩然正气。
入儒道。
再加孔氏天生的身份。
墨夷明总归有死的哪一天,只要他死了。
便是孔氏一族出头的日子。
孔氏底蕴深厚。
熬得过去!
但是如同五姓七望那等世家豪门,可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若是族中难出人才,不出三代就会完全衰败!
“呵——老夫便坐山观虎斗!”
有人垫背,孔颖达心里美滋滋。
……
……
第二天。
朝会。
李世民当众宣布了任命九岁李恪为关内道行军大总管的消息。
引来一片反对的声音。
当他搬出墨夷明之后。
一切反对之声尽数消散。
这种时候,谁都不敢再去触墨夷明的霉头。
当天下午。
长安城外。
灞桥前。
“弟子走了,夫子保重!”
李恪带着五个师兄师姐,朝着墨夷明躬身行礼。
墨夷明勾了勾手指。
浩然正气卷动。
一块鹅卵石落入了他的手中。
他手指在鹅卵石一阵画。
写出了一个儒字。
这个儒字,蕴藏着一抹他对儒道真意的理解。
“带着它,可以帮至少二十个人,激活浩然正气。”
李恪单膝跪地,双手将这块鹅卵石接过去。
随后转身。
跨了他那匹枣红马。
“恢律律——”
马嘶声中。
这个年仅九岁的皇子,踏了征程!
而在他和李孝恭等人一路往北的同时。
蓝田县中。
一群死士,已经先一步朝着关内道直奔而去。
送走了李恪之后。
墨夷明回头。
朝着王勇义说道:“老三,你也回庆州吧,将你念叨的幼娘带过来让老夫看看。”
王勇义憨憨一笑,老脸泛红。
“嘿,那夫子,俺走了?”
墨夷明挥了挥袖。
“去吧,路小心。”
王勇义狠狠点头。
转身踏了前往庆州的道路。
大唐:百岁老夫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