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阳四月,正是树木葱郁、草长莺飞,在这个受印度洋气候影响的高原地区正属旱季,虽也是万物复苏、花红柳绿,但在灼热的阳光炙烤下,新抽的嫩枝、生发的新叶失水般焉焉的、无精打采,像街边道旁的乞儿,躲闪又小心、热切又祈盼着施舍者一样渴望着雨季的到来。
下午,山边上,罗秀站在树荫里,看着山坡下沿河而建的的镇子——马街镇,她已经在此镇呆了三年——教书。
闭上眼睛,她都能想象出镇的样子,一条三米左右的塘石公路穿镇而过,沿公路两边是两三层的或水泥面或红砖铁窗的砖混建筑,一层是铺面,卖着百货、五金、衣物、食品,农机及维修,还有三两家小饭馆、水线摊。有需要就有市场,农家农田所需要的东西,小镇的店里就能提供。
镇的下面是一条小河,旱季水浅,此时只有中间一米不到的小小水流,乱石嶙峋的大片河床裸露在艳阳下,显得狰狞又有些刺眼。
艳阳小镇,干燥的空气里飞舞着灰尘,混杂着牛羊马粪和干燥类尘的味道,笼罩着整个小镇甚至整片天地!此时不是赶街天,镇上空寂甚至显得寂寥,偶有三两声喊叫或大人训骂孩子的声音,罗秀的心就如此时的小镇一样,乱糟糟、灰蒙蒙又有些空落,她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三年了!
三年前,她带着教师分配派遣证,提着行李——一口棕色带滑轮的行李箱、一个牛仔背包到达小镇时,也是这样一个艳阳天。八月的太阳比此时更热更辣,因属雨季,空气中流淌着湿气,夹杂着青草树木的芬芳。
镇下的小河清流平缓,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放眼四野一片绿意葱葱、生机盎然,就像那时她的心——对新生活、新事物、新环境,充满向往、期待和热情,她想那应该叫做希望!如今呢……
时间弄人,造化弄人,短短三年时间,她的心已如那河床的石头,千疮百孔……又如那穿镇而过的公路,粗砺不堪……只有希望就像那街头转角处那丛怒放的三叶枚,虽然在烈阳炙烤下有些无精打采,但是还是怒然绽放……
日头西斜,树的阴影渐渐拉长,罗秀沿着灰尘迷蒙的红砂土路蜿蜒走下山坡,向学校走去。学校在小镇的东头,三幢灰色砖建健筑呈品字型排列,一道丈余高的红砖围墙,将学校与外界隔离开来。学校大门对着公路而开,因是周末,两扇钢筋焊就的大铁门紧紧的锁着,只有右手边大铁门上一道小角门供人进出。
透过手腕粗的铁门上钢管的缝隙,可以看见正对校门的是一幢四层高的教学楼,一楼中空作为通道,只有几根混凝土柱子支撑着,通道两边陈列着宣传栏、告示栏,学校就称是通讯走廊。
通讯走廊与大门之间,是一个十丈长、二十丈左右长的操场,操场前面距离通讯走廊大约两丈远是升旗台。升旗台是一个一米多高,三米长两米宽的大理石台,四面均铺着黑灰色透着红褐色斑点花纹大理石,显得庄重、严肃。升旗台对着正大门的一面,四个隶书大字遒劲有力:“马街中学!”
升旗台中间是一根焊死的不锈钢旗杆,两丈高的旗杆顶端,一面长方形五星红旗迎风招展。
罗秀从小铁门走进学校,看了一眼已经陷在阳光阴影里的教学楼,目光扫过旗杆最后落在升旗台的“马街中学”四个大字上,嘴角微微一抬,露出一份苦涩的微笑,然后往右手边走。
“马街中学”是马街镇唯一的一所初级中学,左边是住宿校生的宿舍区,教师宿舍在右手边。罗秀从教学楼右边的一条小道走去,小道直通后面的围墙,将教学楼与老师的宿舍、活动区分开。罗秀走过篮球场,场上几个没有离校的男老师正在打篮球;走过小花园——花园四周是河底石砌的花坛,花坛呈长方形,栽种着山茶花、玫瑰花、鹅掌楸等这个地区常见的花卉植物,更多的却是一丛丛绽放的茂盛的三叶玫。小花园边上有两栋三层住宿楼,主要是已经结婚成家的老师居住,此时楼里不时传出谈笑声、麻将声和大人训小孩的声音。罗秀摇摇头笑笑走过小花园。
罗秀的宿舍在小花园后面的平房,平房一共两排,呈直角型,主要供像罗秀这样的单身教职员工或家不在学校的老师居住。
律色皇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