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扶苏:开局收服三十万长城军
超小超大

0024:辽东的发现,铁器的作用! (2-2)

铁,成了推动整个时代向前走的关键突破点!

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有了‘块炼铁’。

这种‘块炼铁’铁矿石在800℃-1000℃时由木炭还原得到的。

这种铁虽然比时候好用的多,但是有个很大的弊端,就是无法批量生产。

因为他要在窑炉中炼制。

但炼完之后,铁却不能从炉子里流出来。

要想取出来,必须得破坏炉膛,砸了模具,才能把铁取出来。

这就类似于杀鸡取卵。

每一块铁的诞生,都是以牺牲一个模具为代价的。

谁家生孩子也不能每次都把亲妈给宰了。

这也就客观导致了不能批量生产。

也无法让广大的劳动人民群众享受到铁器所带来的的好处。

但到了春秋后期,铁器冶炼技术升级了!

冶铁的温度发生了重大突破,生铁在1150℃-1300℃的状态下,被冶炼了出来!

可不要小看调了这区区300度。

毕竟有时候90分到100分的差距是完全质量级的!

这三百度的提升,标志着练出来的铁出炉的时候,是液态的,而且可以浇筑成型!

从此再也不用杀鸡取卵,而且,可以被浇铸成形,也就意味着铁器可以被创造样式的花式创新!

从而应用到生产和战斗当中!

技术的升级,使得铁制品可以批量生产,更意味着价格降下来了。

更意味着,铁器,开始成了惠民神器,走进了千家万户!

而且,这种新一代的铁器,不仅产量激增,而且质量也大涨!

含碳量高,质地坚硬,异常抗造。

无论是砍人还是砍地,那是相当的好用!

当铁完成了从产量到质量的双丰收后,华夏大地,开始了风云突变。

铁器的最大作用,先是在农。

最早的劳动人民使用的是石器耕作,对土地的翻耕的深度,耕作的效率都难言佳。

所以产量也一直不去。

中原之地的黄河流域,是最早成为华夏民族大规模聚集地的原因,就是因为土质松软。

易于耕作,拿石头就能从黄千里!

而非黄河流域的地方,就没法呆了。

因为石头砍不动。

但是铁制农具的大规模出现,完美的解决了耕作难的问题!

不仅过去的好地更能产出,很多荒地也能够被开垦了!

PS:来辽东了,有东北的兄弟吗

大秦扶苏:开局收服三十万长城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我,用外星科技拯救大宋! 连载中
我,用外星科技拯救大宋!
糖果盒
[[【飞卢小说网独家签约小说:我,用外星科技拯救大宋!】进入我的领域,生死不由你!宋徽宗赵佶哀求我,让我纳茂德帝姬为妾!蔡京、梁师成哭着喊着要当我的小弟!金兵见了我,屁滚尿流,闻风而逃!现代人楚欢穿越到北宋年间,触发时空隧道,来到高维星球。楚欢掌握了外星高科技,回到地球,踏上拯救大宋之路!飞卢小说网提醒您:本小说及人物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模仿。]
11.1万字5个月前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连载中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灵灵吼
刘升睡醒,发现跟自家别墅一起穿越到了明末!同时家中多了扇后门,却通向北美!
173.1万字4个月前
巴尔干的救赎 连载中
巴尔干的救赎
一般通过杏子
“旧的时代在硝烟中散去,新的时代在庆典中降临;” “旧的帝国在战火中退场,新的帝国在劫掠中建立;” “旧的信仰在哭泣中飞散,新的信仰在欢呼中奠基。” “这是顺应天理之事,也是理所应当之事,从古至今,从西方至东方,皆是如此。” “......然而,若是有人,真的要逆天而行呢?”
40.7万字4个月前
大宋锦绣 连载中
大宋锦绣
木子庸
仁宗年间,八方富庶,盛世繁华。 各路俊才你方唱罢我登场。 太平宰相晏同叔, 心忧朝堂范仲淹, 出身未捷身先死狄青, 韩琦,欧阳修,司马光,包拯,苏轼,王安石…… 锦绣之下,暗流涌动 狼子野心的元昊,虎视眈眈关中长安; 骄奢荒唐的辽兴宗,聚兵幽蓟欲要攻宋; 庆历新政黯然收场, 这是这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一个少年缓缓而来,在寂静朝野中,扔下一颗石子,激起层层涟漪。
2.8万字4个月前
三国之汉室再起 连载中
三国之汉室再起
都门明月
建安十二年,重生成为刘表次子刘琮。 荆州世家大族专权,尾大不掉;刘备客军屯驻新野,雄心不减;兄长刘琦阋于墙,外难共御辱。 此时距离刘表病逝还有十个月,曹操大军南下还有九个月,刘琮感觉压力很大,迎头便撞上了这历史的滚滚洪流…… 本书书友群:737951284,欢迎大家加入探讨。
58.3万字4个月前
三国之秦华传 连载中
三国之秦华传
书麟
穿越文、无系统 秦华意外穿越到了东汉末年的凉州,黄巾起义前夕。 原本应该战死的秦家少年就这样活了下来,也因此改变了整个凉州的格局。 原来秦华居然是始皇帝的后人,因为他活了下来,秦家的复秦大业正式启动。 也因为他活了下来,原本应该反叛的凉州两大军阀马腾、韩遂纷纷投入他的麾下。 因为秦华,原本在凉州起家的董卓只能跑去了幽州。 但是历史的车轮却没有改变多少,董卓最终还是入了洛阳,拥立了献帝。 但是董卓
43.1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