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麟对于组建坦克军队的困难性还是考虑不足,不是有坦克的军队就是坦克军,而是会使用坦克作战的军队才是坦克军。
从坦克进入部队编制,到能使用坦克去战斗,中间还有很长的距离。
尽管程麟在现实世界里当过兵,对于装甲战也非常的感兴趣,学了不少的知识,但是真到用的时候,基本还是从头做起,一切都得从实践中研究。
比如坦克和步战车在作战的时候如何配合,跟骑兵如何配合,防守应该摆什么阵型,进攻应该摆什么阵型,行军的序列应该是怎样,宿营的时候应该如何摆放,都需要一点一点的从实战的角度去实验,去研究。
就在程麟忙的焦头烂额,整天在训练场面赶坦克的时候(坦克用骡子拉,所以是赶坦克),刘总那边真的来了警报,斥候已经见到了契丹的兵马,数量至少也有三十万以。
游牧民族的士兵人数其实也有很大的水分,比如奚,大约有二十万户,但是出四十万名士兵一点也不困难,因为他们全民皆兵,凡是会骑马射箭的男性都算是一个兵。
契丹据说能出动七十万名士兵,其实就是说他们有七十万成年男性人口。
当然,这数字肯定还有夸大的水分,用来达到恐吓的效果。
契丹出动三十万人,大概就是“长子从征”,每家出一人,跟着部族首领出征就行了,自己带战马弓箭盔甲和十天的粮食。
如果战斗超过十天,首领会想办法解决粮食的问题,或者说首领得给大家找到能抢劫的目标,然后组织大家去抢,抢到多少看个人。
契丹这样的部队,集结能力强,很短的时间就能完成集结,野战能力极强,基本不需要后勤补给,但是攻城能力很弱。
刘总早已做好准备,修缮了城垣,在城外坚壁清野,把百姓和财物都收进城来,调整了部署,沿长城线据守。
很多人认为长城是一道墙,其实这种认识大错特错。
长城是以城墙为核心的,包括很多关卡、要塞、墩台、寨堡等等的防御工事大集合体,它既能防守,也能屯兵,还是出击的出发地。
利用城墙做依托,可谓是进可攻,退可守,立于不败之地。
在很多重要的地段,这样的复合防御工事不仅是一道,最多的地方有三四道。
从秦始皇开始修筑的长城,保护了农耕文化近两千年,农耕文明与畜牧文明的冲突,基本都沿着长城线展开。
长城除了军事和民政的用途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经济封锁。
游牧部族有一个先天的不足,就是吃饭靠天。
今年气候好,牛肥马壮,牲畜下崽多,资产一年就能翻几番。
今天大雪,牲畜没有草吃,一个冬天就能让牧民破产。
这样的经济何其脆弱,跟种田的农耕文明完全不同。
因为种田的农耕文明有稳定的收成,可以把丰年的收成储存起来应对荒年,所以有更多的资源可以发展科学和文化。
各种铁器、布帛、丝绸和装饰品都是游牧民族不会制作的,只能跟农耕文明交换。
农耕文明靠着长城,对游牧民族进行经济封锁,不开马市,不让自由交易,就完全断绝了游牧民族获得商品的可能性。
换句话说,只要一直不开马市,时间长了游牧民族连武器都没有,只能用石质的箭头来跟农耕文明作战了。
这样,就永远的断绝了游牧民族在科技文化跟农耕文明相竞争的可能性。
也就是说,只要守住长城,游牧民族就只能做个蛮夷,永远建设不起来强大的国家。
这个道理,刘总心知肚明,他对面来进攻的契丹人心里也明白。
契丹人的进攻,主要是因为,马市交易他们捞不到好处,就算是像他们说的那样,是不划算的交易,他们也没法做,主要都是奚在做,契丹想要什么东西,得从奚的二道贩子手里弄。
既然没法在交易中获得,就只能抢了。
另外,也有些人对唐很敌视,觉得自己大契丹,马无敌,唐那些人,只配做奴隶。
兴唐之铁血扫万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