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就在忙忙碌碌中过去了,程麟无论是军队训练还是农业生产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军队方面,通过自己驯养和收买马匹,组建了一千骑兵,步兵的装备基本制造完毕,人数虽然没有升,但是每个生产队也都建立了民兵组织,发给武器,进行了基本的训练。
农业方面,粮食的产量增加了三倍,一年收获的粮食足够使用两年多的,除了粮食,肉类和奶类也有大的增长,人们逐渐开始接受奶制品,这让兀突黑感到非常高兴。
朝廷发生了一件大事,德宗皇帝因为年事已高,突然中风,医治一段时间以后终于去世了,李纯的父亲,太子李诵继位,是为顺宗。
程麟对于德宗皇帝很是尊敬,在他心里,德宗皇帝是个亲近宽厚的长者,尽力的维持着一个摇摇晃晃的庞大帝国,对于这位老人的去世,程麟很是悲痛。
而继位的顺宗李诵,身体非常不好,在德宗皇帝没有去世之前,他就已经中风了,甚至有时候口不能言。
程麟没有见过李诵,但是一直知道他的身体不好,他想这不是什么好事,对于目前的大唐来讲,一个病的不能视事的皇帝,实在不是个好选择。
大唐现在需要的是一个年富力强,锐意改革,意志坚定的能够跟朝廷内外以及国家内外的各种敌人做斗争的君主,无论皇帝本人怎样,身体不行自然就什么也干不了,而本来朝廷就显得无力,再有一个病重的首领就更加虚弱。
李纯被册封为太子,他几乎代行了皇帝的职能,在给程麟的信说他每天忙的要命,每天批完公事,东方都已经发白了。
程麟因为是节度使,是不能随意的离开防地进京的,所以也没办法帮助李纯,而且他有监视魏博等镇的作用,在德宗皇帝驾崩前后,各镇的兵马都调动频繁,程麟也紧张了一阵,好在后来并没有发生什么事情。
金珠王子给程麟带信说叫他放心,有老哥在,李纯的安全没有问题,而且回鹘兵现在跟周围的百姓相处的很好,再也没有打架斗殴的事情了,叫程麟放心,只要把酒酿好送来就行。
过了一个月,朝廷传来消息,任命了一批新的官吏,程麟看名单,提拔了王叔文、王伾、韦执谊、韩泰、陈谏﹑柳宗元﹑刘禹锡﹑韩晔﹑凌准﹑程异等人。
其实他也不认识这些人,但是其中两个人的名字实在是如雷贯耳,那就是柳宗元刘禹锡。
伟大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告诉他,这两人是大大的忠臣,要不那么多年学的古诗不就白背了么?
虽然学的时候很是痛恨背写古诗,但是现在看见官员的名单有这两人的名字,心中却莫名其妙的产生了一丝宽慰,犹如在很远的地方见到了老朋友一般。
随着这批官员的任用,朝廷里面的弊政逐渐开始革除,宇文泰等一班官僚的权利受到挑战,刘禹锡任诸道盐铁转运使,开始重视经济,并且加强跟周围国家的联系,改善关系。
对于朝廷的内的事物,程麟一知半解,而且最近他遇了一个奇人,碰到了一件奇物。
程麟这里一直有各种人物来投靠,最受欢迎的是各种匠人。
毕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能制造工具和机器的匠人在程麟这里待遇很高。
古代四民,士农工商,匠人属于工,在社会阶层里只比商高一等,这也是天朝古代很多科学技术没有传承的原因之一,因为发展科技并不能增加朝廷的统治力,所以不被重视。
所以到程麟这里投靠的匠人人数众多,他的匠人营甚至比长安的将做监和兵器监还要大。
有天来了一个大汉,看去很是魁梧粗壮,带着十来个伴当,对招募处的官员说自己有特长,但是要见了节度使大人才说,并且有宝要献。
程麟正好带着张千李万在附近转悠,看这人长的五大三粗,似乎是个有力的军汉,还以为他会什么特殊的武艺,就过去说:“我就是节度使陈麟,你有什么特长,说来听听。”
那人斜着眼看了程麟一下说到:“我是要向节度使大人献宝,你们这些人不要拿我开心。”
程麟说道:“我就是节度使,你要献什么宝啊?”
兴唐之铁血扫万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