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着吊儿郎当的步伐,张少陵走进了知行书屋。
此时正值课间,学生们三三两两地围拢在一起,聊聊最近的八卦和节课的内容。
在这炎炎夏日,不时有风从窗外吹进来,那是好不自在。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修知行书屋时,张少陵就将太阳高度、盛行风向等等因素考虑了进来,所以冬暖夏凉的教室咱是配备了。
“同学们好。”张少陵走讲台温和地说道。
“院长好!”
“院~长~好~”
整齐划一的问好里夹杂着两道有气无力的声音,张少陵好笑地看了过去,李恪和李泰这两兄弟正趴在桌子“苟延残喘”呢。
也是,大早没吃饭就围着山脚跑五圈,还被打手心,这谁顶得住嘛。
“同学们最喜欢谁的课啊?”张少陵突发奇想地问道。
“崔老师!”学生们齐声喊道。
崔莺莺是音乐讲师,她的课大家一起听听乐曲,唱唱歌,多自在啊!而且,只要不发出声音,自己做什么都可以,试问谁不爱音乐课呢?
有点意外,太意外了,张少陵脸瞬间就拉了下来,他一直觉得自己的课才是最受欢迎的,好吧,嫉妒使狗子面目全非!
“哼!提前课,今天我们来学习东胜神洲!”
“啊~”
顿时全班哀嚎一片,唯独李泰瞬间坐直了身子,他对这种未知的世界是非常感兴趣的。
“院长,我有个问题想先问一下。”周彪突然举手说道。
“什么问题?”张少陵问道。
“节课您说倭奴国东边有大渔场,可我庐江周家在长安的主事叔叔说,别说是那边的海鱼了,就算是近海的海鱼都很难运到长安来。”周彪满脸疑惑地讲道。
“对啊,有鱼没错,可是要怎么带回来呢?”
“是的,很多食物很容易坏掉的,坏了就不能吃了。”
教室里的同学纷纷议论起来,这个问题也让他们开始疑惑不解。
张少陵则是一副姨母笑地看着陷入沉思的学生们,他知道,一颗叫做科学探索的种子已经在他们的心底埋下。
“很不错,周彪同学的这个问题提的很好,那请大家告诉我,食物怎么样保存才能保持新鲜呢?”张少陵问道。
“放在阴凉避光的地方。”佃户家庭出身的申崎率先举手答道。
“还有吗?”
“食物经过腌制可以保存更久的时间。”这是刘寡妇的儿子刘风的答案。
“啪啪啪~”
张少陵鼓起掌来,笑道:“很不错啊,两位同学说的都很不错,所以把海鲜拉回来也就是这两种思想。第一,我们把海鱼通过冷藏带回来;第二,我们把海鱼加工之后带回来。”
“那院长,要怎么冷藏呢?船舱里好像挺热的。”周彪举手继续提问道。
张少陵趴在讲台,用手托着下巴,轻轻吐出一个字——
“冰!”
“怎么可能?海里到哪找冰去哦,更别说夏天出海捕鱼了。”
同学们顿时又议论起来,教室再次陷入了混乱。
“咚咚咚”
张少陵用力敲了敲讲台,生气道:“不要老是把不可能挂在嘴边,可以吗?我要听的是为什么,而不是怎么可能!明白吗?”
“如果自己就把问题否定了,那还要你的心干什么?不懂得思考,是永远成不了气候的!”
教室瞬间安静起来,刚才几个喊“怎么可能”的同学更是羞愧地低下了头。
“同学们,冬天很冷,所以人们学会取火,那么夏天很热,人们为什么不能试着去制冰呢?”稍微放缓了一下语气,张少陵语重心长地说道:
“我可以教你们如何制冰,但我更想教你们的是——永远不会停止思考和探究的精神!明白了吗?”
“明白了!”学生全体起立,躬身回答道。
“好,明天下午溪水边集合,我教你们亲手制冰!”张少陵笑着点了点头后,继续说道:
大唐:我在贞观开书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