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史实,我说这个,不是掩盖错误,‘焦土抗战’在战略我不觉得错误,守不住的城怎可完整的留给敌人?战略正确,可惜只怪执行的人太酒囊饭袋!”
说道最后,李崇吐出了心中的不快,没有给任何面子,他认为一任战区长官部行事太过于潦草、太没有担当。
这一任九战区领导班子呢,对于ChóngQìng方面下达的焚城命令畏畏缩缩,怕烧城之后成为千古罪人、臭名远扬,所以在制定整个烧城章程的时候脱泥带水,负责执行烧城大任的特别机构臃肿无比,军队、警察以及社会人,从至下整个一大摊,还美名其曰是“预案详尽”。
这样一件大事让如此臃肿的机构来执行,结果就是在鬼子大军根本没有任何攻打长沙的迹象、只是冈村十一军松机关的谍报组织在长沙城内稍微点燃了一处火堆之后,整个为烧城而成立的“特别机构”就在慌乱中自己烧毁了千年长沙城。
而当时作为长沙“焦土抗战”正副总指挥的省主席兼战区最高长官和总参谋长,这二位为了避免背千古骂名,在下属打电话来询问是否点燃全城大火的时候,选择齐齐失联电话不通,从而直接导致整个计划执行失去了控制。
这不就是执行者是“酒囊饭袋”么?
按照当时情况,一任领导班子也算倒霉,烧城就是破坏了长沙城的千年古迹,不烧就不能贯彻委员长下压的“焦土抗战”政策,对委员长无法交代。
李崇置身处地的想,如果自己是当时那个九战区大佬,既然无法对抗来自ChóngQìng委员长的压力,那就干脆一点,果断的一烧到底。
就别整什么“万无一失的详尽预案”了,直接调非湘籍作战部队过来,隶属自己直接指挥,只听自己命令行事,对于其他一切命令置之不理。然后备好柴油木材,只等鬼子兵临城下、自己要乘飞机撤离时,直接执行最后一步:焦土抗战!
烧城当然会破坏城内百姓的财产,可当鬼子兵临城下时,百姓也就撤离的差不多了。
像这种焚城计划注定是不可能得到城内百姓的理解,既然无法劝导委员长,那就干脆完成得漂亮一点。漂亮的完成ChóngQìng交代下来的任务,即便是在长沙蹲不下去了,可总算是在ChóngQìng方面留下个办事利索的好印象。哪怕就是因烧城后社会影响太大而被迫下台,可等社会影响降下来,说不定又能走马任。
某种意义,李崇的性格中既有奋勇抗日血荐轩辕的家国天下情怀,也有种“既然我得不到,你也别想拥有”的缺陷,从性格特点来讲,他也有这些自私。
这样的性格李崇他自己有所察觉,但他并没想刻意去改掉,自己没有立志于伟大,这样一点自私性格保留下来他反而觉得念头通达。
沐子晴向李崇伸出一个大拇指,“李团长旁征博引令【】人赞叹,好了,我就不耽误你看信的时间了,记得哟,一定给我的小姐妹回信,走的时候我会问你要的。”
说完,沐子晴从山坡离开,回到团部继续整理采访笔录。
炊事班给李崇送来了迟到的晚饭,刚才两人谈话,炊事班长没敢来打扰。
饱饱的吃完一顿后,李崇鲜未来个饭后百步走,而是直接回到了团部主室内。
晃晃绰绰的晕黄灯光下,李崇从口袋中掏出了信拆开。
光估量这手中足足有七八张电报纸不止,李崇下意识的感叹钱多,然后转念一想,按照金慧贞现在是参谋本部机要科二室副处的位置,公器私用下,用个电台发份电报倒是随手就来。
打开纸张,虽然是电报打字的字体,但是言语用词间是熟悉的口吻。
“朋友你好,见信如面。”
“你收到这份信,一定会感到诧异,咦,原来曾经的记忆中还有一个叫金慧贞的。”
“我是从沐子姐口中得知你的消息的,知道你的下落后我可是立即给你写信的。”
“想想就气啊,当初还说要做好朋友的,结果你一出校门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几次想到你家去问问,可心里怦怦跳得又不敢去,噫!我怕见长辈,难为情,不好意思,那样太突兀了。”
大弹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